[发明专利]一种防渗漏化粪池的下池体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6744.3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彭红辉;曹阿祥;陈红波;苗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优聚塑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端木传斌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侧板 固定座 内侧板 内端板 外端板 下池体 内模 相对设置 化粪池 外模 拼接 注塑 成型模具 第一端 防渗漏 弧形板 端板 空间形状 两端部 脱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漏化粪池的下池体成型模具,包括固定座、外模和三组内模,两相邻内模之间设置有间隔,三组内模、外模和固定座组成的可注塑空间形状即为下池体形状,外模包括外侧板一、外侧板二、外端板一和外端板二,外端板一和外端板二分别安装在固定座的两端部,外侧板一和外侧板二分别安装在固定座的两侧面上,外侧板一和外侧板二均为弧形板且相对设置并拼接成一半圆形,内模包括内侧板一、内侧板二、内端板一和内端板二,内端板一和内端板二均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对设置并拼接为一半圆形,内侧板一和内侧板二均为弧形板且相对设置并拼接为一半圆形;本发明解决化粪池的下池体注塑是脱模困难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渗漏化粪池的下池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塑胶化粪池多采用注塑成型,为了便于脱模,注塑成型的成型面多为化粪池的最大截面位置,这样就导致了圆柱形化粪池上池体和下池体连接处处于化粪池中间部位,化粪池上池体和下池体连接处低于化粪池能最大液面位置,这样就造成了化粪池容易出现渗漏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发出一种上池体和下池体连接处高于化粪池最大液面位置的化粪池,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化粪池在使用中出现渗漏现象,然而,这种化粪池的最大截面位置必然不是上池体与下池体连接处位置,这样就造成了下池体在注塑是不易脱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漏化粪池的下池体成型模具,解决化粪池的下池体注塑是脱模困难得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漏化粪池的下池体成型模具,包括固定座,固定座横截面呈倒“凸”字状,固定座底部连接有外模和三组内模,两相邻内模之间设置有间隔,三组内模、外模和固定座组成的可注塑空间形状即为下池体形状,
外模包括外侧板一、外侧板二、外端板一和外端板二,外端板一和外端板二分别安装在固定座的两端部,外侧板一和外侧板二分别安装在固定座的两侧面上,外侧板一和外侧板二均为弧形板且相对设置并拼接成一半圆形,
内模包括内侧板一、内侧板二、内端板一和内端板二,内端板一和内端板二均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相对设置并拼接为一半圆形,内侧板一和内侧板二均为弧形板且相对设置并拼接为一半圆形。
优选的,内侧板一和内侧板二的内侧面两端均搭接在内端板一和内端板二的外圆周面上,外端板一和外端板二的内端面分别搭接在外侧板一和外侧板二的两端端面上。
优选的,内侧板一和外侧板一的底端分别设置有衔接台一和衔接台二,内侧板二和外侧板二底端分别置于衔接台一和衔接台二。
优选的,内侧板一和内侧板二顶部分别设置有内连接板,内连接板呈L形,L形内连接板一侧面与固定座固定安装,另一侧面与内侧板一或内侧板二焊接连接,L形内连接板与内侧板一或内侧板二焊接连接的侧面长度大于内侧板一或内侧板二厚度并伸向外侧板一或外侧板二端部位置,外侧板一和外侧板二顶部分别连接有外连接板,外连接板呈L形,L形外连接板一侧面与固定座固定安装,另一侧面与外侧板一或外侧板二焊接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漏化粪池的下池体成型模具,注塑成型时,首先将固定座自身进行固定,然后对模具的各个部件进行依次安装,首先安装内模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然后完成内端板一和内端板二的安装,然后安装内侧板一,再安装内侧板二,依照上述安装顺序和方法,依次安装剩余两组内模,然后分别安装外侧板一和外侧板二,最后安装外端板一和外端板二,安装完成;注塑完成后,首拆除外端板一和外端板二,然后拆除外侧板一和外侧板二,然后依次拆除内侧板二、内侧板一、内端板一和内端板二。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漏化粪池的下池体成型模具有益效果:
1、利用本模具生产的化粪池,上池体和下池体连接处高于化粪池内液面最大高度,避免了连接处液体渗漏;
2、设置由内侧板二、内侧板一、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组成的内模,使得脱模方便快捷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优聚塑模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优聚塑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6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板顺序开启控制器
- 下一篇: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