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区内垂直循环类地下停车库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6487.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春;王琳;李为腾;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区 垂直 循环 地下 车库 建筑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市区内垂直循环类地下停车库建筑结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市区内垂直循环类地下停车库建筑结构,是从地面至地下依次由出入口、地下进出通道段、过渡段和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共同构成一个长颈瓶形状似的立式井筒结构;上述的出入口设置在市内不干扰正常车流且方便车辆进出的地面上;上述的地下进出通道段与出入口的内径相同,并与出入口衔接在一起,过渡段和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应处于稳定的不易坍塌的表土层或基岩中,防止周围建筑物地基沉降和保证井筒过渡段变径后的支撑力;上述的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通过过渡段与进出通道的底口衔接在一起;
施工方法是:
第一步,在市区内选择不干扰正常车流且方便车辆停靠的地方作为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通过地质勘探掌握地下岩土状况,按照地质状况和停车库建筑结构,设计出入口、进出通道段、过渡段和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的深度和平面尺寸;
第二步,在出入口位置开挖锁口高度后,按照矿山立井的施工方法浇筑锁口,在锁口四周布置上提升井架及装备;
第三步,从出入口向下依次开挖地下进出通道段、过渡段和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并进行井壁支护;具体开挖和支护方法如下:
(1)地下进出通道段施工
在开挖前,首先按照目前的立井施工冻结法冻结不稳定的表土层;根据进出通道段半径、深度、地压、冻土塑性极限抗压强度条件,计算出冻结壁厚度,并确定冻结孔的布置圈径、间距和深度;冻结孔深度应超过过渡段;布孔打孔后预埋冻结管,进行冻结工序;待确认冻结壁交圈后后,进行正式的开挖工作;开挖时依据冻土性质,选择合适的掘进方式,如风镐掘进、挖掘机掘进、抓岩机掘进;
地下进出通道段开挖时:采用立井施工冻结法的短段掘砌单行作业方式;
地下进出通道段支护时:采用立井施工冻结法的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方法进行临时支护,掘进一段支护一段,临时支护中布置的钢筋和锁口中布置的钢筋一一对应并连接牢固,防止与临时支护滑脱;各段临时支护口中布置的钢筋一一对应并连接牢固,使各段临时支护形成一个整体;在进出通道底段的临时支护设有刃脚,刃脚处预留钢筋,以实现进出通道段和过渡段支护结构的过渡连接;
(2)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开挖时,由于直径逐渐加大,应采用分层分块开挖方式,当过渡段处于稳定的不易坍塌的表土层时,采用风镐掘进、挖掘机掘进或抓岩机掘进;当过渡段应处于稳定的基岩中时,采用钻眼爆破掘进法;
(3)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施工
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开挖:当处于稳定的不易坍塌的表土层时,采用风镐掘进、挖掘机掘进或抓岩机掘进;当处于稳定的基岩中时,采用钻眼爆破掘进;
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支护:采用锚网喷进行临时支护;
第四步、地下立体停车空间段挖掘和临时支护完成后,对整个井壁进行防水处理,然后按照目前立井永久支护的施工方法,混凝土铺底,从底向上一次性整体浇筑素混泥土或钢筋混泥土,作为永久支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区内垂直循环类地下停车库建筑结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停车空间段的直径大于等于进出通道的三倍直径,使其能在进出通道周围放射状存放一圈车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区内垂直循环类地下停车库建筑结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段为弧面过渡形式或斜面过渡形式,过渡段的顶角在土层中不大于30度、基岩中不大于45度;上述过渡段的顶角是指上下两个过渡点(a)、(b)点的连线与垂轴线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区内垂直循环类地下停车库建筑结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入口的平面尺寸除了应满足一辆轿车的平面尺寸外,还要留有安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64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停车平台
- 下一篇:一种错位式智能停车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