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成炭高效无卤阻燃PC/ABS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5470.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赖学军;周泉;曾幸荣;李红强;周海云;黄焕坤;徐迎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K13/06;C08K7/06;C08K9/02;C08K5/3492;C08K5/523;C08K5/539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向玉芳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高效 阻燃 pc abs 混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成炭高效无卤阻燃PC/ABS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混合物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PC树脂37~67%;ABS树脂14~37%;相容剂0~5%;抗氧剂0.1~0.5%;短切碳纤维5~15%;有机磷酸盐阻燃剂3~5%;苯氧基磷腈0.5~3%;磷酸锆修饰三嗪类含硅成炭剂0~1%;制备方法是:将除短切碳纤维外原料干燥后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经主喂料仓加入到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料筒内,通过侧喂料的方式加入短切碳纤维,熔融挤出造粒。本发明所混合物兼具强度高、阻燃性能好和阻燃剂添加量低等优点,可应用于超薄笔记本外壳、高铁内饰、无人机外壳和其他高端电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ABS合金的增强阻燃改性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催化成炭高效无卤阻燃碳纤维增强PC/ABS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增强PC/ABS具有比重小、比强度大、刚性高,模量大等优点,可以满足超薄笔记本电脑及无人机等设备对密度与强度的苛刻要求。但碳纤维增强PC/ABS也存在阻燃性能差的缺陷,使用时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必须对其进行阻燃改性。目前PC/ABS合金常用的阻燃剂主要为磷系阻燃剂,如有机磷酸盐阻燃剂、红磷、聚磷酸铵等。但磷系阻燃剂在碳纤维增强PC/ABS中单独使用时,由于碳纤维的“烛芯引燃”效应,使得产品成炭性能差、阻燃效率低、阻燃剂添加量大,且阻燃剂对材料力学性能与加工性能恶化严重,难以满足碳纤维增强PC/ABS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因此研究具有高效阻燃性能碳纤维增强PC/ABS复合材料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403295A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高光泽无机纤维增强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磺酸盐类阻燃剂与磷系阻燃剂复配以提高纤增强PC/ABS阻燃性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纤维填料阻燃劣化效应;但其阻燃效率较低,需要较大添加量(10~12%)才可使合金达UL94(3.2mm)V‐0级阻燃等级,且UL94(1.6mm)仍为HB等级。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756276A公开了一种高环保性的阻燃碳纤维增强PC/ABS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季戊四醇、磷酸和尿素复配阻燃体系,阻燃剂总添加量为5~15%,垂直燃烧等级(1.6mm)达V‐0级;该体系阻燃剂添加量大,对基体力学性能影响严重,如弯曲模量等基体力学性能劣化明显。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7189394A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的汽车用阻燃电镀PC/ABS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选用DOPO接枝硅基介孔材料和磷系阻燃剂复配,阻燃剂总用量为10~15%,垂直燃烧等级(1.6mm)达V‐0级;该阻燃体系同样存在阻燃效率偏低,阻燃剂添加量大的缺陷。
综上可知,现有阻燃技术难以克服碳纤维填料带来的烛芯引燃效应,因此,研制高效无卤阻燃碳纤增强PC/ABS混合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市场需求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催化成炭高效无卤阻燃碳纤维增强PC/ABS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合物可用于制备高效阻燃电器与汽车制件,可应用于超薄笔记本外壳、高铁内饰、无人机外壳和其他高端电器等领域。
本发明所制备的催化成炭无卤阻燃碳纤维增强PC/ABS合金,采用有机磷系阻燃剂、苯氧基磷腈、磷酸锆修饰三嗪类含硅成炭剂复配阻燃体系,通过高效催化成炭机理,使得燃烧炭层与碳纤维紧密结合,有效克服纤维增强塑料的“烛芯引燃”效应。有机磷酸盐作为阻燃剂,提高PC/ABS阻燃性能,并可降低合金的熔融黏度,提高材料加工性能;磷酸锆修饰三嗪类含硅成炭剂与苯氧基磷腈作为协同阻燃剂,具有自由基捕捉、片层阻隔和增强材料强度等功能,与有机磷酸盐有机耦合,催化成炭,使得燃烧过程中聚合物形成的炭层与碳纤维结合紧密,炭层更为致密,实现高效无卤阻燃。阻燃体系均为多芳基化合物,与PC/ABS具有良好相容性与分散性,阻燃剂添加量小,对基体力学性能影响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5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抗菌手机外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散热手机外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