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聚类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4757.7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向月;洪居华;刘俊勇;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李蕊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充电 聚类算法 负荷特征 初始聚类中心 改进 负荷分析 负荷数据 概率模型 混合数据 数据特征 形状信息 电动车 度量 聚类 维数 相异 充电 | ||
1.一种基于改进聚类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原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充电负荷曲线;
S2、设置聚类数K和初始聚类中心Q;
S3、根据聚类数K和初始聚类中心Q对充电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提取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采用K-prototypes聚类算法中的相异度测量方法计算充电负荷曲线与初始聚类中心Q的距离,并根据距离远近进行分类,得到聚类结果;
S32、根据聚类结果对同一类的充电负荷曲线进行更新操作,得到该类充电负荷曲线新的聚类中心;
S33、判断聚类中心是否发生改变,若是则返回步骤S31,否则进入步骤S34;
S34、输出聚类结果作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提取结果;
所述步骤S31中K-prototypes聚类算法中的相异度测量方法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x,y)表示对象x和对象y之间的距离,ω为权重,A为属性集,δr(x,y)表示对象x和对象y在r属性上的距离,计算公式为:
其中,p、q表示r属性的不同取值,iδ(p,q)表示p、q的内部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iδr(cha)(p,q)表示字符型数据的内部相似度,iδr(num)(p,q)表示数值型数据的内部相似度,α与β为敏感因子;
aeδ(p,q)表示p、q的平均外部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eδr(p,q)表示p、q的外部相似度,上标f表示属性集A中的第f个属性,e表示不同于f的属性,eδr(p,q)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对象x的r属性的上近似,表示对象y的r属性的上近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数据降维:对原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数据;
S12、数据修补:采用高斯滤波对降维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并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对其中的缺失数据进行填充,得到修补后数据;
S13、选取特征构造充电负荷曲线:选取充电起始时间、充电持续时间及充电功率三维数据对修补后数据进行表征,构造出充电负荷曲线;
S14、标幺化:对充电负荷曲线进行标幺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对原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的公式为:
其中,n为原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数据的维数,m为降维数据的维数,mi表示第i个降维数据,nj表示第j个原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数据,i<j。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设置次数阈值L,并令聚类数K的初始值为2;
S22、判断K>L+1是否成立,若是则进入步骤S24,否则进入步骤S23;
S23、针对充电负荷曲线,运行K-prototypes聚类算法并保存聚类结果,同时令聚类数K加1,返回步骤S22;
S24、将每次K-prototypes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作为层次聚类算法的输入,得到层次聚类树,通过分析层次聚类树,确定最佳的聚类数K和初始聚类中心Q。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对同一类的充电负荷曲线进行更新操作的具体方法为:对于数值型属性,通过累加各条充电负荷曲线对应属性值后取平均值,得到新聚类中心的数值属性值;对于字符型属性,通过计算各类字符属性值在该类中的占比,以最高占比所对应的字符为新聚类中心的字符属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47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