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复合芯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4458.3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柳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柳贞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23/12;C08K7/06;C08K5/10;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树脂 碳纤维束丝 成型材料 种碳纤维 复合芯 偶联剂 助溶剂 溶剂 改性热塑性树脂 浸渍 碳纤维复合芯 复合芯棒 质量分数 烧结 结合力 结合性 预成型 粘流态 改性 拉挤 拉伸 模具 生产 | ||
本发明为一种碳纤维复合芯的生产方法,将预应力拉伸后的碳纤维束丝经由热塑性树脂的粘流态浸渍,经模具拉挤预成型后,在线烧结得复合芯棒;热塑性树脂包括质量分数30‑35%的PP、50‑70%的PTFE、5‑7%的偶联剂、5‑8%的溶剂和3‑5%的助溶剂,使用PP和PTFE作为改性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碳纤维束丝的外成型材料,增加的偶联剂增加PP和PTFE间的结合性,加入的溶剂和助溶剂利于成型材料与碳纤维束丝的结合力,使用此改性热塑性树脂使得到的碳纤维复合芯能够承受250℃以上的高温,并且PP的成本小于PTFE,较现有技术比也实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和进步离不开电,电的运输离不开电缆,高压电力输送需要使用特殊的电缆,传统的高压电力输送方式大多是使用高压架空线路或者高压电缆线路作为传输通道,均有各自的优缺点。现在一种介于架空导线和底下电缆之间的新的高压输电方式-架空电缆,架空电缆结合两种高压输电方式的优点现在备受青睐。
现有的架空电缆通常使用碳纤维复合芯,由碳纤维和热固性树脂经拉挤和加热固化成型,但是使用现在常用的热固性树脂制得的碳纤维复合芯通常耐热温度不能超过176℃,此时热固性树脂受热软化,导致复合芯的抗拉强度降低,而使用的架空电缆通常具有距离长、温度高的特点,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耐高温且抗拉强度高的碳纤维复合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芯的生产方法。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的生产方法,将预应力拉伸后的碳纤维束丝经由热塑性树脂的粘流态浸渍,经模具拉挤预成型后,在线烧结得复合芯棒;
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质量分数30-35%的PP、50-70%的PTFE、5-7%的偶联剂、5-8%的溶剂和3-5%的助溶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粘流态温度为130-150℃,在线烧结的温度为10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溶剂为苯甲酸钠或异辛醇中的一种。
综上所述,一种碳纤维复合芯的生产方法,将预应力拉伸后的碳纤维束丝经由热塑性树脂的粘流态浸渍,经模具拉挤预成型后,在线烧结得复合芯棒;热塑性树脂包括质量分数30-35%的PP、50-70%的PTFE、5-7%的偶联剂、5-8%的溶剂和3-5%的助溶剂,使用PP和PTFE作为改性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碳纤维束丝的外成型材料,增加的偶联剂增加PP和PTFE间的结合性,加入的溶剂和助溶剂利于成型材料与碳纤维束丝的结合力,使用此改性热塑性树脂使得到的碳纤维复合芯能够承受250℃以上的高温,并且PP的成本小于PTFE,较现有技术比也实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的生产方法,将预应力拉伸后的碳纤维束丝经由热塑性树脂的粘流态浸渍,经模具拉挤预成型后,在线烧结得复合芯棒;
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质量分数30-35%的PP、50-70%的PTFE、5-7%的偶联剂、5-8%的溶剂和3-5%的助溶剂。使用PP和PTFE作为改性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碳纤维束丝的外成型材料,增加的偶联剂增加PP和PTFE间的结合性,加入的溶剂和助溶剂利于成型材料与碳纤维束丝的结合力,使用此改性热塑性树脂使得到的碳纤维复合芯能够承受250℃以上的高温,并且PP的成本小于PTFE,较现有技术比也实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柳贞,未经刘柳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4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尘器用粉尘框塑料配方
- 下一篇:一种丙烯腈改性木粉增强木塑发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