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诱导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微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34442.2 申请日: 2018-05-29
公开(公告)号: CN108624537B 公开(公告)日: 2019-09-03
发明(设计)人: 段玉玺;赵晶;刘丹;陈立杰;朱晓峰;王媛媛;刘晓宇;范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2;A01P5/00;C12R1/01
代理公司: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代理人: 张述学
地址: 110866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保藏 诱导 微杆菌 大豆胞囊线虫病 胞囊线虫 大豆产生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抗性 抗病性 应用 中国微生物菌种 生物防治菌 微生物中心 常规液体 二龄幼虫 发酵培养 技术要点 土壤环境 种子处理 发酵液 杀死 防治 管理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株诱导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微杆菌及其应用,其技术要点为诱导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微杆菌,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5年 11月03日,保藏编号:CGMCC No. 11566。所述的微杆菌通过常规液体发酵培养可获得诱导大豆产生抗胞囊线虫的发酵液,诱导大豆产生对胞囊线虫抗性,本发明可以制成生物防治菌剂,用于杀死胞囊线虫二龄幼虫,并且可以诱导大豆产生抗性,同时经过种子处理的大豆可以对大豆胞囊线虫产生明显的抗病性,效果显著,不会破坏土壤环境,在防治大豆胞囊线虫危害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诱导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微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由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引起的病害,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病害,对世界各国大豆种植区的产量都造成严重威胁,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该病分布广,危害重,胞囊存活时间较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我国大豆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北和黄淮海两个产区,大豆受到胞囊线虫的为害后轻者减产20%-30%,重者可达70%-80%,甚至颗粒无收。

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主要有培育抗病品种,改良农业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培育抗病品种周期较长,改良种植方式可以减轻损失却也无法彻底控制大豆胞囊线虫,化学防治虽然有效,却因为其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无法长时间实施,微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微生物对线虫的毒杀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对植物和环境的影响较小,是未来大豆胞囊线虫防治的发展方向。

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 是一种细菌界、厚壁菌门、放线细菌纲、放线细菌亚纲、放线菌目、微球菌亚目、微杆菌科中的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微杆菌是土壤的优势菌群之一,广泛分布于不同环境中,Microbacteriumarabinogalactanolyticum,Microbacterium keratanolyticum,Microbacterium luteolum,Microbacteriumschleiferi,Microbacterium terrae,Microbacteriumtrichothecenolyticum存在于土壤中,Microbacterium barkeri,Microbacteriumlaevaniformans多存在于污水中,Microbacterium arborescens存在于湖水中,Microbacteriumlacticum和Microbacteriumliquefaciens可在牛奶和奶酪中发现,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则是最早发现于海水和海泥中。微杆菌一般用于环境污染物分解,药物改性,生物脱硫等,关于微杆菌对植物病害防治作用的报道较少。Microbacterium sp.对水稻百叶枯病有抑制作用;Microbacterium oxydans对香蕉根腐线虫二龄幼虫具有极高的毒力;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对甜菜立枯病、蛇眼病、根腐病和褐斑病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尚未有报道说明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在大豆胞囊线虫防治上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株诱导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微杆菌及其应用,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的触杀和对大豆诱导抗胞囊线虫的效果上都表现出来突出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4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