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杆焊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34389.6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邵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市机电设备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6 |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李福新 |
| 地址: | 26440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旋转动力头 液压油缸 活塞杆 夹紧器 工作台 焊接装置 电机 焊接技术领域 动力输出轴 焊接操作 滑动连接 推动齿轮 相对设置 输出轴 输入轴 费力 移动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杆焊接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活塞杆焊接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工作台和旋转动力头,还设有电机、液压油缸、齿轮箱、夹紧器,液压油缸、齿轮箱、夹紧器均与工作台相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连接,齿轮箱的输出轴与旋转动力头相连接,旋转动力头与夹紧器相对设置;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齿轮箱的箱体相连接,齿轮箱的箱体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液压油缸推动齿轮箱在工作台上移动,使旋转动力头靠近或者远离夹紧器,可广泛应用于焊接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塞杆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液压油缸内的活塞杆包含焊接一体的杆头和活塞杆体,而活塞杆体与杆头之间的焊接为了获得较好的焊缝,其前期加工需要加工出焊接焊口,然后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保护焊接,其强度及焊缝质量完全依靠焊接人员技能及焊材的强度来保证,焊后需要进行时效处理,焊前需要预热处理,工艺性复杂,且需要进行超声波探伤来发现其中的焊接缺陷,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省时省力的活塞杆焊接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杆焊接装置,1.一种活塞杆焊接装置,其设有工作台和旋转动力头,还设有电机、液压油缸、齿轮箱、夹紧器,液压油缸、齿轮箱、夹紧器均与工作台相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连接,齿轮箱的输出轴与旋转动力头相连接,旋转动力头与夹紧器相对设置;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齿轮箱的箱体相连接,齿轮箱的箱体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液压油缸推动齿轮箱在工作台上移动,使旋转动力头靠近或者远离夹紧器。
优选的,工作台上开设有第一滑槽,齿轮箱的箱体底部设有滑块,滑块适配滑动连接设置在第一滑槽内。
优选的,夹紧器设有支撑座、第一夹紧器和第二夹紧器;支撑座与工作台相连接,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夹紧器和第二夹紧器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第一夹紧器设有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器设有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二夹紧块;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夹紧块相连接,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夹紧块相连接,在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的分别作用下,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均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相对设置。
优选的,第一夹紧块设有相连接的第一卡盘和第一夹紧钳,第二夹紧块设有相连接的第二卡盘和第二夹紧钳,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卡盘相连接,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卡盘相连接,在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的分别作用下,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均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第一夹紧钳和第二夹紧钳相对设置。
优选的,第一夹紧钳设有第一月牙钳口,第一月牙钳口上设有第一钳齿;第二夹紧钳设有第二月牙钳口,第二月牙钳口上设有第二钳齿;第一月牙钳口与第二月牙钳口相对设置。
优选的,第一夹紧器和第二夹紧器形状、结构均相同,且相对设置。
优选的,夹紧器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杆焊接装置,利用摩擦焊接原理,通过摩擦焊的热扩散以及顶出压力来将杆头和活塞杆摩擦焊接一体,其强度远远大于焊材,由于摩擦焊是通过热扩散原理,其焊缝质量每件都可以达到优级品,其工艺性较好,且操作简单实用,没有麻烦的前后处理工序,完全以机械原理来保证达到杆头及活塞杆之间的优质焊接,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夹持杆头和活塞杆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不夹持活塞杆时的A-A剖视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市机电设备厂有限公司,未经文登市机电设备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4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