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热电联供系统结算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2962.X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印佳敏;郑赟;王路;郭子暄;钟依庐;梁沛权;黄剑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热电联供系统 热价 结算数据 费用结算 用热结算 数据处理 供能 结算 冷量 成本费用 成本价格 倒挂 推送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结算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供能价格、待结算用户的用户用热量及用户用冷量;根据用户用热量及热价,获得用户用热结算数据;根据用户用冷量及冷价,获得用户用冷结算数据;对用户用热结算数据及用户用冷结算数据进行推送。通过根据系统的成本费用参数得到供能价格中的冷价和热价,再根据得到冷价和热价进行费用结算,从而可以避免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冷价和热价与成本价格之间出现价格倒挂的问题,使得在进行费用结算过程中得到的结算数据更加科学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结算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统是指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供热装置、供冷装置及发电装置工作的系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可以有效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供能价格包括热价及冷价,传统技术在根据供能价格以及用户的用冷量和用热量进行用户费用结算时,通常以普通供热系统的市场热价及普通供冷系统的市场冷价作为冷热电联供系统冷价和热价的参考价格。冷热电联供系统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当天然气价格较高时,会导致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冷价和热价与成本价格(天然气价格)之间存在价格倒挂的问题,从而出现费用结算不合理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合理制定冷价、热价从而使得费用结算更合理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结算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结算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供能价格、待结算用户的用户用热量及用户用冷量,所述供能价格包括热价及冷价,所述热价根据所述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制热成本费用参数获得,所述冷价根据所述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制冷成本费用参数获得;
根据所述用户用热量及所述热价,获得用户用热结算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用冷量及所述冷价,获得用户用冷结算数据;
对所述用户用热结算数据及所述用户用冷结算数据进行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热成本费用参数包括制热成本费用以及制热系统投资及收益分摊费用;所述热价根据所述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制热成本费用参数获得,具体为:
获取冷热电联供参数,所述冷热电联供参数包括制热成本参数以及制热投资参数;
根据所述制热成本参数计算得到制热成本费用;
根据所述制热投资参数计算得到制热系统投资及收益分摊费用;
根据所述制热成本费用及所述制热系统投资及收益分摊费用计算得到所述供能价格中的热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热成本参数包括燃气价格、燃气热值以及燃气制热供热效率;所述根据所述制热成本参数计算得到制热成本费用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燃气热值及所述燃气制热供热效率计算得到供热气耗率;
根据所述供热气耗率及所述燃气价格计算得到制热成本费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热投资参数包括制热系统投资费用、投资年利率、系统运营时间、制热系统附加费用比例、热价折扣以及年供热量;所述根据所述制热投资参数计算得到制热系统投资及收益分摊费用,包括:
根据所述制热系统投资费用、投资年利率、系统运营时间、制热系统附加费用比例、热价折扣以及年供热量计算得到所述制热系统投资及收益分摊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2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城商品计价管理系统
- 下一篇:广告互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