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车身转运小车的定位夹具检测机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2182.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强;吴岩松;李小兵;张鸿鸣;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转运 小车 定位 夹具 检测 机构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定位夹具检测机构及方法,所述定位夹具检测机构包括用于固定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模拟定位胎(1)和设置有多个基准检测点(21)的检测工具(2),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和所述检测工具(2)均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拟定位胎(1),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测量工具,用于测量每个所述基准检测点(21)和与所述模拟定位胎(1)固定连接的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的相应定位夹具位置之间的距离。该定位夹具检测机构,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因定位夹具位置不正而导致白车身放置偏移进而引起报警和生产停滞、生产线拥堵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的定位夹具检测方法能解决调整定位夹具耗时耗力且无法保证调整精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身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定位夹具检测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白车身从生产线下线之后、涂装之前需要到维修区去修整。因此,需要通过升降机将从生产线下线的白车身放置于固定在定位胎上的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由该白车身转运小车将白车身转运到维修区进行修整,之后,再将白车身放置到白车身转运小车上并通过升降机将白车身送至涂装校正胎。其中,由于现有技术中车身车间大多采用多车型共线生产的柔性混合生产线,因此白车身转运小车为多车型通用,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用于固定白车身的定位夹具为多车型通用定位夹具。在白车身转运的过程中,如果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的定位夹具相对于白车身转运小车发生位置偏移,那么将会导致白车身在白车身转运小车或涂装校正胎上的放置位置改变,无法进行正常涂装,由此引发报警,同时涂装工作停滞,造成OK线停线,甚至发生拥堵,而此时只能通过目测白车身的偏移方向及偏移量对白车身转运小车上的定位夹具进行位置调整,不仅耗时耗力且无法保证调整精度,同时OK线停线打乱了生产节拍,显著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定位夹具检测机构及方法,该定位夹具检测机构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因定位夹具位置不正而导致白车身放置偏移进而引起报警和生产停滞、生产线拥堵的技术问题;该定位夹具检测方法能解决调整定位夹具耗时耗力且无法保证调整精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白车身转运小车的定位夹具检测机构,所述定位夹具检测机构包括用于固定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模拟定位胎和设置有多个基准检测点的检测工具,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和所述检测工具均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拟定位胎,所述定位夹具检测机构还包括测量工具,用于测量每个所述基准检测点和与所述模拟定位胎固定连接的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的相应定位夹具位置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模拟定位胎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用于在所述定位夹具检测机构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进行限位的横向限位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用于在所述定位夹具检测机构的长度方向上夹紧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的纵向夹紧结构。
可选地,所述横向限位结构构造为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以与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的定位轮相配合,所述滑槽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开口端,供所述定位轮进入和离开。
可选地,所述纵向夹紧结构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活动定位块和固定定位块,所述活动定位块与所述固定定位块之间沿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距离能够调节,以与所述固定定位块相互配合而选择性地夹紧或释放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
可选地,所述活动定位块通过连杆结构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连杆结构连接有操作手柄,所述连杆结构具有运动死点位置和多个自由运动位置,在所述运动死点位置,所述活动定位块与所述固定定位块之间沿所述长度方向上的距离最小,所述连杆结构能够在所述运动死点位置和所述自由运动位置之间转换,以使得所述活动定位块与所述固定定位块相配合而夹紧或释放所述白车身转运小车。
可选地,所述模拟定位胎具有两组所述纵向夹紧结构,两组所述纵向夹紧结构关于与所述长度方向平行的所述定位夹具检测机构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模拟定位胎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轮子以移动所述模拟定位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2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