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流站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电气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31386.7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霄;王强;胡蓉;任冠雄;孙邦新;余波;许泳;吴怡敏;周德才;李龙才;邢毅;胡晓;邹家勇;冯千秀;曾捷;骆玲;樊艳;余露月;龚琳珺;周特;王昊铎;梁弘毅;魏晓斌;牟婷婷;陈嘉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01;H02G7/05;E04H5/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电容器 直流滤波器 悬吊管 绝缘子 电气连接结构 悬垂 集成构架 悬吊连接 悬吊支架 电连接 构架梁 换流站 进线管 回路整体 进线回路 抗震性能 进出线 进线端 有效地 管母 地震 震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流站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电气连接结构,包括高压电容器(16)、进线管母(23)、集成构架和悬吊管母(25),集成构架中的构架梁(4)与悬吊支架(405)固定连接,悬吊支架(405)与悬吊管母(25)之间通过第一悬垂绝缘子(21)形成悬吊连接结构,高压电容器(16)通过第二悬垂绝缘子(27)与构架梁(4)形成悬吊连接结构;悬吊管母(25)一端与高压电容器(16)进线端形成电连接、另一端与进线管母(23)形成电连接。本发明可极大减轻高压电容器与管母之间在地震等强烈震动状态下的相互作用力,有效地提高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进线回路的抗震性能,保证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进出线回路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流站直流场进出线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流站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电气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程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特高压±800kV换流站的抗震研究和设计也较为复杂,而直流特高压设备有“重、大、高、柔、多”的特点,尤其是特高压设备构支架高而宽,结构型式复杂。其中的800kV支柱绝缘子通过金具与硬度大的管母电连接,管母再与高压电容器通过金具电连接,因此,设备之间通过管母直接连接成了一个硬连接结构。采用这种硬连接方式的缺点是:
第一,由于设备之间的安装间距需要综合考虑800kV设备对地的空气净距校验,电气设备之间的间距通常会比较大,而电气设备之间通过管母直接连接,因此,极有可能造成所需管母的长度超过单根管母挠度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从而使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进线回路所需的管母需要分段设计,这不利于保证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进线回路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
第二,由于管母硬度大,使得通过管母直接连接的电气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如果发生剧烈震动情况,例如发生地震时,就会造成设备之间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这种设备之间较大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损坏,使整个直流滤波器回路陷于瘫痪,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三,特别地,对于换流站内的电气瓷柱类设备,由于其自振频率与地震波的卓越频率(1Hz~10Hz)十分接近,从而更加容易发生共振或类共振,使电气瓷柱类设备遭受地震破坏的严重威胁,导致其地震易损性也相应地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换流站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电气连接结构,提高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进出线回路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换流站直流滤波器高压电容器电气连接结构,包括高压电容器、进线管母、集成构架和悬吊管母,所述集成构架中的构架梁与悬吊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悬吊支架与悬吊管母之间通过第一悬垂绝缘子形成悬吊连接结构,所述高压电容器通过第二悬垂绝缘子与构架梁形成悬吊连接结构;所述悬吊管母一端与高压电容器进线端形成电连接、另一端与进线管母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悬吊管母另一端与进线管母之间通过伸缩管母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伸缩管母与进线管母之间、伸缩管母与悬吊管母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伸缩管母与高压电容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伸缩管母最低处设置钻孔。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悬垂绝缘子设置两根、且两根第一悬垂绝缘子形成V字形结构,所述V字形结构中的相对较小端均与悬吊管母连接、相对较大端均与悬吊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进线管母和/或悬吊管母的最低处设置钻孔。
优选地,所述的进线管母通过第二支柱绝缘子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1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