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划伤高光ABS/PMMA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1356.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鑫;刘红兵;李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宝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25/12;C08L33/12;C08L23/08;C08K9/04;C08K3/38;C08K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倩倩 |
地址: | 2666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划伤 abs pmma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划伤高光ABS/PMMA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所述防划伤高光ABS/PMMA材料包括ABS树脂或改性ABS树脂、PMMA树脂、EMA树脂、填料、2,6‑二叔丁基对甲酚。本发明所述防划伤高光ABS/PMMA材料,安全环保,在保持良好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光泽度和铅笔硬度,适用于对光泽和耐刮擦有要求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划伤高光ABS/PMMA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在-40℃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冲击强度,同时其尺寸稳定性好,绝缘性佳,耐磨、耐油,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机械配件、办公用品和通讯器材等领域。但纯ABS存在一些缺陷,如熔体黏度高,流动性差,热稳定性和耐候性不佳,硬度较低,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一种光学性能好、耐候性优异、表面硬度较高、机械强度好的热塑性塑料,但其冲击强度不高。因此,制备ABS/PMMA合金可综合两种塑料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可望获得具有高光泽、防划伤性能的合金材料。
作为提高材料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共混改性开发的ABS/PMMA合金兼备了耐刮擦、高光泽和冲击改善的综合性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家用电器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塑料制品性能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了功能化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防划伤高光ABS/PMMA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划伤高光ABS/PMMA材料,包括ABS树脂或改性ABS树脂、PMMA树脂、EMA树脂、填料、2,6-二叔丁基对甲酚。
具体地,所述防划伤高光ABS/PMMA材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构成:ABS树脂或改性ABS树脂70-80重量份、PMMA树脂20-40重量份、EMA树脂5-12重量份、填料16-25重量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0.1-0.3重量份。
所述改性ABS树脂的制备过程为:将ABS树脂和SAN树脂以质量比1:(0.07-0.12)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粒料;将粒料于70-80℃干燥4-5小时,得到所述改性ABS树脂。
所述填料为六硼化镧、二氧化钛、硫酸钡、蒙脱土、油酸修饰的六硼化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修饰的六硼化镧、甲基丙烯酸甲酯修饰的六硼化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六硼化镧的制备过程为:将氯化镧和硼氢化钠以质量比(0.04-0.05):1混合,置于真空电阻炉中于800-900℃保温反应2-3小时,反应过程中真空电阻炉的真空度保持为0.06-0.07MPa;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随炉冷却至20-30℃,取出;将反应产物依次用质量分数为5-8%的盐酸和蒸馏水进行洗涤,反应产物与盐酸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50-80):(80-100)(g/mL/mL);将洗涤后的反应产物于50-6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在干燥8-12小时,得到所述六硼化镧。
但是六硼化镧的表面为亲水性,其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差,本发明中通过对六硼化镧进行修饰处理,将六硼化镧表面由原来的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和亲油性,从而提高六硼化镧和有机基体之间的润湿性和结合强度。
申请人经过试验和筛选,选用油酸修饰六硼化镧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之一。油酸具有末端羧基和十八碳且无支链的长链,油酸的羧基可以和六硼化镧表面的活性羟基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接枝到六硼化镧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由此六硼化镧由亲水性转变成亲油性,达到提高六硼化镧与有机基体亲和性的目的。另外,六硼化镧表面吸附的油酸后会产生空间排斥位能,即斥力位能,有利于阻止六硼化镧的团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宝塑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宝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1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