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叠二次相位耦合的频差UNB通信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0806.X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杜清河;段奥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0 | 分类号: | H04L27/20;H04L27/12;H04L27/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叠 二次 相位 耦合 unb 通信 传输 方法 | ||
1.一种重叠二次相位耦合的频差UNB通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DQPC-FD信号发射端模块:在UNB通信网络中,使用重叠二次相位耦合实现不同频差区分数字逻辑信息的调制信号编码形式,为每个用户分配包含有更多载频相关性的有效调制,且不同频差的频率组合;对多用户发射端信号模型的组合设计,每比特单频信号选取K=4个单频表示,具体如下:
设码元间隔为T的多频二元数字信号,Bit 0、Bit 1分别对应不同的单频信号组合:
同时假设Bit 1、Bit 0对应传输信号的频率满足频率耦合特性,即如式(2)所示:
则逻辑符号“0”、“1”对应的信号波形表达式分别对应式(3)中的s0(t)和s1(t):
式中,信号持续期为[0,T);Ai,k,i={0,1}表示Bit 0、Bit 1对应的第k个单频信号的幅值;fi,k为比特i,i={0,1}对应调制信号的第k单频频率值,其所在的等效基带信号通带范围满足条件:
对发送的二元数字信号进行采样处理,设采样频率为fsHz,则采样周期为Ts=1/fs,则上述采样周期的离散采样信号表述为式(4):
式中,l表示对连续信号的第l,l=0,1,...T/Ts个采样;
经过信号选择器,设{an}表示Bit 0、Bit 1对应的二进制等概率逻辑符号序列,那么一个二次相位耦合的多频点组合调制信号表示如式(5):
即,当an=1信号选择器选择Bit 1对应的时域信号波形;反之,选择Bit 0对应的时域信号波形,离散时间序列下的形式如式(6):
2)DQPC-FD信号接收端模块:在UNB通信网络信号接收端,将4点的单频组合分为两组满足二次相位耦合的组合形式,进一步采用多用户检测方式进行系统用户抗干扰性能的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叠二次相位耦合的频差UNB通信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重叠二次相位耦合的频差UNB通信传输方案的设计步骤如下,其中针对每一用户的一比特信号而言,每比特单频信号选取K=4个单频点组合:
101)给定单频信号总数Nf,确定频差组合
频率编号对应{1,2,3,...,Nf},从中找出频率组合编号满足fi,1<fi,2<fi,3<fi,4的四个单频信号编码组成一个单频信号组合,记为fi={fi,1,fi,2,fi,3,fi,4},其中,fi,3=fi,1+fi,2,fi,4=fi,2+fi,3=2fi,2+fi,1;且该单频信号组合所对应的频差组合为{Δfi,1,Δfi,2,Δfi,3},其中,Δfi,1=fi,2-fi,1,Δfi,2=fi,3-fi,2=fi,1,Δfi,3=fi,4-fi,3=fi,2;
102)选取初始频率组合f1={f1,1,f1,2,f1,3,f1,4}={98,1,99,100},并将其列入已选中的单频信号所组成的集合为:
103)记未选中的单频信号所组成的集合为:
F={f1,f2,...,fu,...,fU},U<Nf (8)
从中选取最小频点编号fu<Nf/2∈F,记为fu=fi,2;进一步选取频点编号fj=fi,1,且使得fj满足Nf/2<fj<Nf∈F,1≤u≤j≤M-2,存在满足频率组合fk={fj,fu,fu+fj,2fu+fj}中的四个频点均属于集合F中的元素,且则将该组频点组合fu列入集合之中;
104)令
105)重复步骤102)至104),直到或或
此时,所有选出的可用单频信号组合,构成了满足重叠二次相位耦合特征、频差唯一性条件的频率差分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8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行通信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 下一篇: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