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0587.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曲源;关俊山;刘洋洋;张燕婷;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源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B22F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片状粉 循环管路 冷却罐 制备 过滤分离罐 内部安装 主驱动轴 装置制备 承压罐 隔膜泵 搅拌器 陶瓷辊 压模块 片状金属粉体 流量控制阀 螺旋进给器 导流叶轮 顶部安装 搅拌电机 片状粉体 外部安装 半开式 截止阀 片状粉 驱动轴 体积小 可控 装配 串联 噪音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方法,属于片状粉体制备领域,用于制备片状粉体,其包括承压罐通过安装有流量控制阀、单向隔膜泵的循环管路与冷却罐连接,过滤分离罐通过安装有截止阀的循环管路与单向隔膜泵连接,过滤分离罐还通过循环管路与冷却罐连接;承压罐的内部安装有主驱动轴,其上串联装配有若干组的陶瓷辊压模块,在陶瓷辊压模块的外部安装有保持套,在主驱动轴的底部安装有半开式导流叶轮,在主驱动轴的顶部安装有与之接触的螺旋进给器;冷却罐的内部安装有搅拌器,搅拌器通过搅拌电机驱动。鉴于上述技术方案,其能够实现可控、连续生产片状金属粉体,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片状粉体制备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干式球磨法和湿式球磨法。
干式球磨法是利用球磨机将预制的一定粒径金属粉体,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方法。
湿式球磨法是利用球磨机将预制的一定粒径的金属粉体,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抗沉淀剂、乳化剂等助剂溶于一定量的溶剂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方法。
干式球磨法存在爆炸危险,通常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的环境下生产,装卸料时易发生粉尘飞扬,污染环境。现已很少采用此法制备。
湿式球磨法在加入溶剂后避免了爆炸危险,但效率较干式球磨法低。在加入抗沉淀剂、乳化剂后颗粒分散性和成品的金属光泽度较干式球磨法有所改善。是现阶段普遍采用的制备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都为间歇式的生产工序,工艺流程长、控制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难以实现连续生产。并且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只能依靠延长工作时间来控制,效率低下。装卸物料时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方法,其能够实现可控、连续生产片状金属粉体,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安全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装置,包括承压罐、冷却罐、过滤分离罐,其中所述承压罐通过安装有流量控制阀、单向隔膜泵的循环管路与冷却罐连接,所述过滤分离罐通过安装有截止阀的循环管路与单向隔膜泵连接,过滤分离罐还通过循环管路与冷却罐连接;所述承压罐的内部安装有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的主驱动轴,主驱动轴上串联装配有若干组的陶瓷辊压模块,在陶瓷辊压模块的外部安装有保持套,在主驱动轴的底部安装有半开式导流叶轮,在主驱动轴的顶部安装有与之接触的螺旋进给器;所述的冷却罐的内部安装有搅拌器,搅拌器通过搅拌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却罐通过凝盘管与制冷器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过滤分离罐的内部安装有PTFE滤筒。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螺旋进给器与主驱动轴之间安装有力传感器,力传感器与力指示表以电信号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过滤分离罐通过管路与冷却罐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中所述的陶瓷辊压模块包括鼓型陶瓷滚动体、陶瓷滚道内圈、陶瓷滚道外圈和陶瓷保持架,所述的鼓型陶瓷滚动体位于陶瓷滚道内圈和陶瓷滚道外圈之间,相邻的固定陶瓷滚动体之间通过陶瓷保持架连接。
一种利用上述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装置制备金属片状粉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制好的平均粒径为45μm的球形铁磁粉体或锌粉或铜粉15Kg、乙醇150Kg加入冷却罐,搅拌时间为3min~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源,未经曲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5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