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测接触阻抗的EIT杯式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046.9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0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莹;岳士弘;刘笑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杯体 接触阻抗 气压传感器 内绝缘层 微型气泵 抽气孔 杯式 壳体 杯体边缘 被测物体 电极固定 电极接口 负压状态 体内气压 外绝缘层 硬性材质 检测杯 接地层 可调节 杯口 吸附 伸展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测接触阻抗的EIT杯式电极,包括电极包括杯体、电极对、电极接口和气压传感器,所述的杯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壳体、内绝缘层、接地层和外绝缘层,电极对的每个电极固定在杯体的壳体和内绝缘层间,从杯体边缘向杯底伸展,所述的杯体为硬性材质,在杯底或靠近杯底的部位设置有抽气孔;所述的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杯体内气压,所述的抽气孔与微型气泵相连,通过对微型气泵的控制在杯体内形成负压状态,使得电极的杯口吸附在被测物体表。本发明具有可调节接触阻抗且稳定不易脱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电阻抗成像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电阻抗成像技术是一种医学图像检测技术,可用于人体胸腔、腹腔等人体组织结构的检查,通常需要16个及以上等间距分布的电极。通过依次向各个电极施加电流激励信号或电压激励信号,并同时采集其他电极上检测到的信号,使用重建算法,得到测量截面的电特性分布。
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阻抗在不同的频率下,变化范围从几十欧姆至几百欧姆;但电极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阻抗会随着人体的差异和电极安装的松紧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变化范围从几百欧姆至几万欧姆,不同位置的接触阻抗也各不相同,这对电阻抗成像有较明显的影响。因此,测量并调节电极与皮肤间的接触阻抗有利于实时检测电极的接触情况,提高电阻抗成像的质量与稳定性。
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电极通常为片状结构,通过粘贴的方式贴敷于皮肤表面并保证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然而,这种接触方式压力较小,易脱落,且接触阻抗不稳定。因而发明一种能够测量并调节接触阻抗且稳定不易脱落的用于人体电阻抗成像的电极系统,在实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用来测量并调节接触阻抗且稳定不易脱落的用于人体电阻抗成像的电极,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测接触阻抗的EIT杯式电极,包括电极包括杯体、电极对、电极接口和气压传感器,所述的杯体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壳体、内绝缘层、接地层和外绝缘层,电极对的每个电极固定在杯体的壳体和内绝缘层间,从杯体边缘向杯底伸展,所述的杯体为硬性材质,在杯底或靠近杯底的部位设置有抽气孔;所述的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杯体内气压,所述的抽气孔与微型气泵相连,通过对微型气泵的控制在杯体内形成负压状态,使得电极的杯口吸附在被测物体表。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封闭微负压腔体的方式固定电极,提高了电极位置的稳定性,保证电极与皮肤接触的可靠性;
2)采用多个由本发明的杯式电极构成的电极组,每个电极与电极信号控制器相连,电极信号控制器可以根据气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调节电极腔内的气压,从而使得由多个电极构成的电极组的各电极与皮肤的压力保持一致且处于安全微负压范围,保证各电极与皮肤的接触阻抗保持一致,可以优化数据质量与成像质量;
3)可以使用电阻抗与气压传感器分别监控电极与皮肤的接触状态,具有精准的掉落报警功能,利用闭环检测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了本发明的电极的电极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了本发明的电极的电极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电极在人体胸腔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极俯视图。
图6为电极正视图。
图7为电极对和电极信号控制器之间的电气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