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27800.7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丽;周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金绿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B67/22 | 分类号: | C09B67/22;C09B67/36;C09B67/38 |
| 代理公司: | 33274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康秀华 |
| 地址: | 31236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物 蓝染料 木质素磺酸钠 分散剂NNO 分散剂MF 升华牢度 色光 均染性 耐水洗 染色 耐光 摩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按质量百分含量计,该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主要包括下列组分:10~65%的组分A、1~20%的组分B、0.1~60%的组分C、0.5~35%的组分D、0.5~40%的组分E、0~13%的组分F、0~16%的组分G、20~75%的分散剂MF和/或分散剂NNO及0~5%的木质素磺酸钠。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色光鲜艳,均染性好,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摩擦、耐光和升华牢度,适用于多种织物的染色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散染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合成纤维在世界范围内产量的增加和品种的增多,分散染料的用量逐年增大。在现有公开的染料资料和生产实践中,蓝色染料用量仅次于黑色染料用量,其中艳蓝色分散染料又占蓝色系染料的40%左右。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分散艳蓝染料各项应用性能不够理想且成本较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类染色需求。因此,研究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分散艳蓝色染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色光鲜艳,均染性好,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摩擦、耐光和升华牢度,适用于多种织物的染色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按质量百分含量计,该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主要包括下列组分:10~65%如式Ⅰ所示的组分A、1~20%如式Ⅱ所示的组分B、0.1~60%如式Ⅲ所示的组分C、0.5~35%如式Ⅳ所示的组分D、0.5~40%如式Ⅴ所示的组分E、0~13%如式Ⅵ所示的组分F、0~16%如式Ⅶ所示的组分G、20~75%的分散剂MF和/或分散剂NNO及0~5%的木质素磺酸钠;
按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主要包括下列组分:36%如式Ⅰ所示的组分A、1.5%如式Ⅱ所示的组分B、23%如式Ⅲ所示的组分C、2.8%如式Ⅳ所示的组分D、0.8%如式Ⅴ所示的组分E、6.6%如式Ⅵ所示的组分F、2.5%如式Ⅶ所示的组分G、26.3%的分散剂MF及0.5%的木质素磺酸钠。
所述分散剂MF、分散剂NNO和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助剂在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中的作用是:在砂磨时将染料晶体均匀分散在水中,使染料水溶液成为一种匀染体;在高温染色应用过程中阻止染料凝聚。
本发明中的分散艳蓝染料可用以下方法制备:将各染料化合物和助剂按规定的配比配制染料组合物后,在水中研磨至达到分散要求然后进行过滤和干燥,优选进行喷雾干燥。
所述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组分E、组分F、组分G可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合成,如按照常规的重氮化、偶合方法制备或按照公开专利中描述的方法或类似的方法制备,也可采用市售产品,如组分A可购自江苏之江化工有限公司、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等;组分B可购自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山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丰化工有限公司等;组分C可购自温州艳棱化工有限公司;组分D可购自蓬莱嘉信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组分E可购自蓬莱嘉信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组分F可为购自浙江长征化工有限公司;组分G可购自江苏之江化工有限公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合理配比现有分散蓝染料化合物及助剂,得到一种分散艳蓝染料混合物,可满足多种织物地染色需求,染色后织物色光艳丽,提升性好,耐水洗、耐摩擦和耐升华等各项牢度性能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实施例1~15:
按照表1所示的数据,将各染料组分及助剂加水搅拌均匀,用研磨机研磨分散,再进行过滤和喷雾干燥,即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金绿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金绿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7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