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记本智能散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6574.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易昭;全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26;G06F1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笔记本 散热底座 散热系统 单片机控制电路 实时温度数据 温度采集电路 温度显示电路 电脑散热孔 按键电路 电源电路 风扇转速 高温上限 高温预警 节能环保 散热电扇 散热技术 实时显示 预警功能 智能调节 低噪声 风扇 散热 显示屏 预警 采集 | ||
1.一种笔记本智能散热系统,包括散热电扇、散热底座主体;其特征在于:散热底座主体上设置有电源电路(1)、温度采集电路(2)、温度显示电路(3)、按键电路(4)和单片机控制电路(5);电源电路(1)用于进行整个散热系统供电;温度采集电路(2)、按键电路(4)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5)再分别与温度显示电路(3)、散热电扇相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1)的排针CON1的第二针、第三针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单片机的串行输入口RX、串行输出口TX相连接;
所述温度采集电路(2)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IO口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单片机的P3.7引脚相连接;
所述温度显示电路(3)的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D0-D7口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单片机的P0.0-P0.7相连接;
所述按键电路(4)的UP、DOWN、Z一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单片机的外中断P3.2、外中断P3.3、定时/计数P3.4端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地GND相连接;
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电机驱动电源VCC_D与电源电路(1)的CON2的第二针相连接;温度采集电路(2)、温度显示电路(3)、按键电路(4)和单片机控制电路(5)的电源端VCC都与电源电路(1)的排针CON2的第一针相连接,它们的接地端GND都与电源电路(1)的CON2的第三针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1)包括极性电容C3、瓷片电容C5、排针CON1、CON2;电源电路(1)的极性电容C3的阳极与VCC、排针CON1的第一针相连接,阴极与GND、CON1的第四针相连接,瓷片电容C5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3的阳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3的阴极相连接,CON1的第二针、第三针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单片机的串行输入口RX、串行输出口TX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电路(2)包括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上拉电阻R1;温度采集电路(2)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IO口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单片机的P3.7引脚相连接,上拉电阻R1的一端与VCC相连接,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2端口相连接,用于提高温度传感器的驱动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显示电路(3)包括液晶显示屏LCD1602、滑动变阻器VR;温度显示电路(3)的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RS、RW、EN端口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的P1.0、P1.1、P1.2引脚相连接,D0-D7口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单片机的P0.0-P0.7相连接,滑动变阻器VR的滑动端与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3号端口相连接,其接线柱的一端分别与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1号端口、GND相连接,另一端不连接,滑动变阻器VR的设置用于调节对比度,即产生信息的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电路(4)包括限流电阻RK0、RK1、RK2、按键三个UP、DOWN、Z;按键电路(4)的电阻RKO、RK1、RK2的一端与电源VCC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按键UP、DOWN、Z相连接,用于起到限流的作用;按键电路(4)的UP、DOWN、Z一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5)中的单片机的外中断P3.2、外中断P3.3、定时/计数P3.4端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地GND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65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