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涡流的护栏防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26388.7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0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祝青鑫;闵剑勇;刘建荣;王文君;茅建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E01F9/631;E01F9/619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涡流 护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电涡流的护栏防撞装置,包括固定钢板、外层筒体、转动钢板、齿条、U型弹簧、橡胶警示柱、U形弹簧连接孔A、固定桩、转动钢板连接孔、齿轮、中心转轴、固定磁铁、中层筒体、移动磁铁、阻尼液、转动钢板连接头、U形弹簧连接孔B、齿条连接件、橡胶板、石墨烯涂层,该装置安装在道路两侧,当行驶车辆路线偏离撞击护栏时,转动钢板发生转动,U型弹簧受到挤压变形产生与撞击方向相反的力,协助车辆矫正行驶方向。同时,转动钢板通过传动系统,带动中层筒体和外层筒体发生方向相反的旋转,导体与永磁体发生相对运动,利用电涡流阻尼及粘滞阻尼进行能量耗散,减小车辆与护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车辆及驾驶员提供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栏防撞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电涡流的新型公路护栏防撞装置,适用于公路安全护栏的冲击荷载的缓冲减振控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各家各户必备的出行工具,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外事故撞向路侧护栏,对车辆造成巨大的损伤,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近1/3的死亡事件发生在汽车与路侧护栏碰撞的单车事故中,所以公路路侧护栏的防撞装置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路侧护栏是公路重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可以吸收偏离正常行驶方向汽车的撞击动能,减小汽车碰撞加速度峰值,在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的同时还能诱导行车视线,增加驾乘人员舒适度,提高行车质量。现有的防撞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以缓冲吸能为防撞手段,该方式通过防撞装置的破坏吸收撞击能量,但是会导致防撞装置需要时常更换,实用性差;另一种则以缓冲反弹为防撞手段,撞击时通过对车辆的反弹以减轻撞击能量,该方式避免了防撞装置的经常损坏,但撞击反弹容易造成车辆损害和车上人员受伤,安全性差。
电涡流阻尼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一种物理现象。当非磁性导体处于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穿过导体的磁通量就会发生连续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感生电动势,从而形成类似涡旋的电流,即电涡流。根据楞次定律,电涡流会产生一个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新磁场,形成阻碍二者相对运动的阻尼力。如此循环的结果最终导致振动能量通过导体的电阻热效应被消耗掉,这就是电涡流阻尼。在这一过程中,导体板与磁场相对运动的动能先转变为电能,再在导体板内转化为热能消耗,于是起到耗能减振的作用。电涡流阻尼器采用非接触式耗能的方式,具有耐久性好、安装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
针对现有的公路护栏功能单一,防护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利用电涡流阻尼器和杠杆原理相结合,减小车辆与防撞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协助车辆纠正行驶方向,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造成的损伤,保护乘车人员、车辆及护栏的安全。该装置具有模块化生产,安装便捷,维修方便,使用简单,外观优美等特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发明内容
针对车辆撞击路侧护栏事故频发,现有的公路护栏功能单一,防护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电涡流的护栏防撞装置。该装置利用电涡流阻尼器与粘滞液体阻尼器联合耗能装置、橡胶层和U型弹簧,将车辆撞击护栏时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热能,减小车辆和护栏之间的撞击力,保护车辆和车上人员安全。同时防撞板对车辆产生倾斜的推力,推离车辆,协助撞击后的车辆回归正常行驶方向。该装置可有效降低车辆撞击护栏时对车辆和人员的损害,安装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造型美观,可用于公路两侧安全护栏防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电涡流的护栏防撞装置,包括固定钢板、外层筒体、转动钢板、齿条、U型弹簧、橡胶警示柱、U形弹簧连接孔A、固定桩、转动钢板连接孔、齿轮、中心转轴、固定磁铁、中层筒体、移动磁铁、阻尼液、转动钢板连接头、U形弹簧连接孔B、齿条连接件、橡胶板、石墨烯涂层、荧光涂层A、荧光涂层B;
其中,荧光涂层B包裹在橡胶警示柱外侧,橡胶警示柱固定在固定钢板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6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护栏的钻孔打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可自修复的快速安装道路护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