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光弹性包覆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6158.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余小乐;张玉梅;魏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逸客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6 | 分类号: | D01F8/16;D01F8/14;D01F8/12;D01D5/34;D01F8/18;D02G3/36;D06M101/32;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30 | 代理人: | 张晓煜 |
地址: | 3120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包覆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蓄光功能的弹性包覆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蓄光弹性包覆线包括:皮层材料与芯线,所述皮层材料包覆在芯线外,其中,所述皮层材料的至少部分区域晶相与非晶相发生相分离;所述皮层材料、芯线中的一种或几种中含有蓄光材料。本发明所述的蓄光弹性包覆线,皮层材料晶相与非晶相发生相分离,实现了皮层径向收缩、与芯线轴向收缩(即径向膨胀)相结合,皮层与芯线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强度、抗弯折性、耐刮耐磨性以及弹性恢复率,拉伸、弯曲和压缩回弹率超过99%;拉伸、弯折和挤压时,芯线与皮层不易剥离。蓄光材料分布在皮层材料或者芯线之中,达到吸光‑蓄光‑发光的效果,且耐水洗,抗氧化性、发光效率和光强度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蓄光弹性包覆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较高强度的长丝或纱线,是很多鞋子、户外用品、背包等的首选材料;通常长丝或纱线是由很多根细小的单丝组成的复丝,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勾丝、不耐磨、不防水等缺点。目前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对纺织品进行浸胶、涂层或覆膜处理,但处理后,纺织品特有的纤维间的空隙被覆盖,牺牲了纺织品的透气性、柔软性、光泽、纹路感等,而且涂层和织物间经常因为收缩差异影响其使用性、贴合性等。如果把复丝换成同等粗细的单丝,虽然能解决勾丝的问题,但单丝具有手感硬、舒适性差、不耐弯折、不防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高强复丝为芯线进行外层包覆防水层制备包覆线的方法已有生产和应用,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有复丝的柔软的优点,又可以克服其易勾丝、不耐磨、不防水的缺点。目前,包覆防水层采用的原料以PVC为主,也有专利技术采用PE、PP等,这些材料由于回弹性较差,导致包覆线不耐弯折、包覆层与芯线结合不牢容易剥离等问题,尤其是PVC加工性能差,需要大量的加工助剂,如增塑剂等。
近年来,蓄光纺织品具有吸光-蓄光-发光的功能,广泛应用于玩具、交通安全运输、夜间作业、消防应急等领域。蓄光涂层织物发展较快,但洗后易脱落,发光性能衰退,使用寿命短。蓄光纤维及纱线的开发已有相关报道,一般利用掺杂了稀土等具有蓄光性能的聚合物纳米纤维和无机纳米纤维,但这类发光材料制备的纤维可纺性差,纤维的强度低,抗氧化性、吸光发光效率较弱,大大限制了它的市场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方法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蓄光性能、弹性回复率高、耐弯折、高强度兼具防水等特性的蓄光弹性包覆线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光弹性包覆线,包括:皮层材料与芯线,所述皮层材料包覆在芯线外,其中,所述皮层材料的至少部分区域晶相与非晶相发生相分离,所述皮层材料、芯线中的一种或几种中含有蓄光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至少部分区域晶相与非晶相发生相分离,优选地是指沿长度方向,至少部分非晶相与至少部分晶相前后交替出现,和/或至少部分晶相分布于不同层内。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皮层材料中,所述部分区域为至少40%区域,更有选为至少60%区域,更有选为至少80%区域。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皮层材料与芯线之间可以是粘合或不粘合。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皮层材料通过弹力包覆在芯线表面。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皮层材料熔融温度<200℃,更优选为≤180℃,更优选地所述皮层材料熔融温度为至少为50℃,更优选为80-180℃,更优选为100-150℃。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芯线熔融温度≥200℃,更优选为≥220℃,更优选为≥250℃。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芯线强度优选为≥0.5cN/dtex,更优选为≥1cN/dtex,更优选为≥1.5cN/dtex,更优选为≥2cN/dtex,更优选为≥2.5cN/dtex,更优选为≥3cN/dtex,更优选为≥3.5cN/dtex,更优选为≥4cN/dtex,更优选为≥4.5cN/dte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逸客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逸客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6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长效抗菌纯棉面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