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废橡/塑裂解制获橡/塑软化或和增粘剂的组合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6038.0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汇宏;胡嘉庆;沙良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汇宏;胡嘉庆;沙良宝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沸点 组合装备 低沸点 增粘剂 裂解 运动场 软化 工作特征 加热裂解 塑胶跑道 塑料草坪 直接冷却 出气 高沸点 精馏的 精馏塔 底料 脱除 轮胎 机动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废橡/塑裂解制获橡/塑软化或和增粘剂的组合装备,具有的工作特征至少是:能以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用弃的轮胎、运动场用弃的塑料草坪、运动场用弃的塑胶跑道等废橡/塑为原料;对废橡/塑加热裂解出气,采用精馏的方式,实施脱除1大气压下由室温至沸点低于140℃或至190℃范围中任一温度值的低沸点馏分,另外相应地收取1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40℃或至190℃的高沸点馏分,或直接冷却放取已蒸脱沸点低于140℃或至190℃的低沸点馏分的精馏塔底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将废橡/塑裂解制获橡/塑软化或和增粘剂的组合装备,涉及由废橡胶/废塑料经热裂解工艺的产品创新及其所用组合装备;属废橡胶/废塑料热裂解法提油的技术范畴。
技术背景
对废橡胶/废塑料的热裂解提油,是近年来正呈现日趋热门的景象,对其所提获的油,虽有文献报道其用途有作燃料,作洗煤浮选剂以替代柴油,作橡胶软化剂等。
但因热裂解所获的橡/塑裂解油中总含蜡或/和胶质等,此种油用作燃料会冒黑烟而污染空气,且会使发动机活塞易于积炭;而用此种油再回用于橡/塑制品配方,则会使所掺用此油的物料发臭,因为此种油中还存在大量低沸点等的杂质。有关作橡胶软化剂等,如中国专利申请CN99114968.8《用废橡胶生产橡胶工业补强剂、软化剂和增塑剂》,在其权利要求1中的d里,就公开了将高温裂解炉内橡胶裂解后“分离出来的液体经过精馏,120℃以下馏程组分作为橡胶工业软化剂,120℃至240℃馏程组分作为溶剂油,240℃至280℃馏程组分作为橡胶工业增塑剂,280℃以后馏程组分作为油膏原料;”。
但CN99114968.8所述的“120℃以下馏程组分作为橡胶工业软化剂”,经实际应用发现存在着严重的有臭缺陷:因为橡胶工业用此种软化剂生产橡胶制品时,当橡胶制品在热硫化工序,总会受到140℃至180℃加热范围的入模加工,那么此种属120℃以下馏程组分的软化剂就会从被掺制品中溢出,导致橡胶制品企业的热硫化车间及周边环境都弥散着不适的异味。
而使用废橡胶/废塑料经热裂解途径所获的油,而且要能使此种油被掺入橡胶/塑料中作软化剂后不但在室温下无臭,更要能在140℃至180℃的热硫化工序不溢出;则能符合此种要求的油及其所用装备,在文献和市场上皆未见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能将废橡/塑裂解制获橡/塑软化或和增粘剂的组合装备,其目的在于:从装备层面,提供能将废橡/塑裂解制获符合能在140℃至180℃的热硫化工序都不溢出烟的橡/塑软化或和增粘剂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构思:
1.对装备所须要制获的产品物性给出目标:以橡胶/塑料制品业的绿色总要求为导向,倒推出以废橡胶或/和废塑料等为原料,特别是经热裂解途径所获油,要将其作橡胶/塑料软化剂或/和增粘剂产品或中间产物所应具备的环保等物性。
2.对构思1所述的“环保等物性”,要用能使生产方和用户方都所熟悉的常用仪器,对软化剂或/和增粘剂产品,方便地实施等效质检。
3.也将环保/商业界的对橡胶/塑料所涉多环芳烃可能有毒的嫌疑而设防的新要求,以加设上限值的方式定义软化剂或/和增粘剂产品物性。
4.从构思1至3所提软化剂或/和增粘剂产品的各物性,再结合热裂解工艺,和多环芳烃易被吸附且脱毒的特性,以及所用废橡胶/废塑料的物性等因素,设置制备所用装备所应承载功能。
5.根据构思4所述及的“装备所应承载功能”,来具体设置装备所因含有的单元机械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等。
本发明的构思,具体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将废橡/塑裂解制获橡/塑软化或和增粘剂的组合装备,所述的“组合装备”,其特征至少包括1-1和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汇宏;胡嘉庆;沙良宝,未经陈汇宏;胡嘉庆;沙良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6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