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泥质粉砂地层的盾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5086.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熊胜;郑书星;杨猛虎;周仕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C04B28/1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砂地层 盾构机 管片 泥质 首尾相连 管片环 减水剂 盾构 岩体 成型 凝结 安全隐患 工艺成本 拼装管片 施工工艺 施工进度 施工效率 中心轴线 配合比 膨胀性 盾尾 施工 隧道 封闭 重复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泥质粉砂地层的盾构施工方法,包括使盾构机沿其中心轴线向泥质粉砂地层内推进、配置含有减水剂的同步浆液、在盾构机盾尾处拼装管片,向管片与岩体之间间隙注入同步浆液,使管片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管片环,再重复上述步骤持续推进盾构机,使所有管片环依次首尾相连构成一条隧道。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同步浆液中加入了减水剂,并调整了其中各组分的配合比,使同步浆液具有了良好的膨胀性和流动性,能够快速充满管片与岩体之间的间隙并快速凝结成型,提高了凝结成型后的结构强度,降低了安全隐患,简化了施工工艺,节省了工艺成本,提高了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泥质粉砂地层的盾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施工具有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施工效率高等特点。但是,当在含有大量地下水的地层中进行盾构法施工时,由于地下水的作用,使管片上浮,严重时还会出现管片错台、破损和渗漏水等现象,使施工人员不得不对管片进行修补和堵漏处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工艺成本,减缓了施工进度,并使后期修筑的隧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泥质粉砂地层的盾构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泥质粉砂地层的盾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盾构机沿其中心轴线向泥质粉砂地层内推进适当距离后停止,在泥质粉砂地层内挖掘出掘进巷;
步骤二:配制同步浆液,所述同步浆液由粉煤灰、膨润土、砂、石灰、减水剂以及水经均匀拌和制成;
步骤三:在步骤一所述盾构机盾尾处,沿步骤一所述掘进巷内壁上拼装若干块管片,所有管片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的管片环,使所有油缸撑靴顶靠在管片上,将步骤二所述同步浆液注入所述管片与岩体之间间隙以内,待所述同步浆液凝结之后,再将所有油缸撑靴收回;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使盾构机沿其中心轴线在泥质粉砂地层内推进,使所有管片环依次首尾相连构成一条隧道。
步骤二中所述每立方米同步浆液中,粉煤灰、膨润土、砂、石灰、减水剂以及水的质量配合比分别是:
粉煤灰:410kg;
膨润土:110kg;
砂:1000kg;
石灰:100kg;
减水剂:3kg;
水:280kg。
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三每重复五次,向所述管片与岩体之间间隙内注入水玻璃作为二次补浆。
所述水玻璃注入质量为60kg以下。
所述水玻璃注入压力使1bar至2bar。
步骤一所述盾构机每次推进距离为40cm。
所述盾构机每次推进最后阶段使盾构机内部螺旋输送系统停止向外输送岩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5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