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吡咯@二茂铁/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4154.9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邹勇进;张玺;向翠丽;孙立贤;徐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咯 二茂铁 纳米 粒子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二茂铁/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二茂铁包覆在聚吡咯纳米球内,然后采用静电吸附的方法在聚吡咯‑二茂铁复合材料的表面吸附金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吡咯@二茂铁复合材料的制备;2)金纳米粒子溶液的制备;3)聚吡咯@二茂铁/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用于阻抗型大肠杆菌生物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应用,检测大肠杆菌的线性范围为1×102~1×107 CFU/mL,最低检出限为100 CFU/mL。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因而在食品安全和临床分析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说来是一种聚吡咯@二茂铁/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对饮用水和食品中细菌的检测,特别是致病性细菌的检测,对于控制传染病、保护环境卫生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水和食品中传播的各种致病性细菌中,大肠杆菌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它是人及各种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常随粪便从人及动物体内排出,广泛散播于自然界。人体感染了部分大肠杆菌可引起腹膜炎、出血性肠炎、胆囊炎、阑尾炎和尿道炎等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大肠杆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包括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等,存在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一般需要1 ~ 2 天才能得到结果)等缺点,难以满足污染源快速诊断的需要。近年来,许多基于不同检测原理的方法已得到长足的发展, 比如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学检测、质谱测定、光学测定等等。与传统方法相比,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所需的检测时间仍然较长。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如能在浑浊溶液中操作、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在各类传感器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其所测的信号通常是电位、电流、电阻等的变化,可以直接测量,便于仪器自动化、小型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应用各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的方法纷纷发展起来。但常用的大肠杆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阻抗型和安培型两种。由于电化学阻抗不能直观的给出电化学信号,需要对阻抗谱进行等效电路的模拟才能给出电化学反应电阻值,因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较为复杂的过程,而安培型大肠杆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缺点,直接可以从曲线上读出电流值,无需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安培型大肠杆菌生物传感器,其检测抗体通常需要和过氧化物酶结合在一起,利用过氧化物酶催化双氧水来产生电化学信号,所需的试剂多,而且过程复杂,因此急需开发新型的安培型大肠杆菌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导电高分子聚合对二茂铁进行包覆,然后吸附金纳米粒子,再吸附检测抗体,实现对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简单,应用效果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聚吡咯@二茂铁/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聚吡咯@二茂铁/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来固定检测抗体,实现对于大肠杆菌的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原位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包覆的二茂铁复合材料,由于聚吡咯@二茂铁复合材料表面带正电荷,可以和带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发生静电相互作用,从而使得金纳米粒子很好地分散在聚吡咯@二茂铁表面,金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生物分子亲和力,利用金纳米粒子吸附检测抗体,可以有效保持抗体的活性,提高生物监测的稳定性。对于安培型的三明治式免疫生物传感器来讲,过氧化物酶通常要和检测抗体结合在一起,用于产生电流信号,需要繁琐的生物分子交联过程,本发明采用二茂铁来产生电化学信号,吸附的二茂铁分子越多,在电极上产生的电流信号就越大,可以利用大肠杆菌的浓度和产生的电流信号对应关系,得到工作曲线。本发明无需考虑酶分子的活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检测过程。
根据上述机理,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4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