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形成的导光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23838.7 | 申请日: | 2018-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K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 导光板 苯乙烯系树脂 紫外线吸收剂 重均分子量 光稳定剂 抗氧化剂 黄化 老化 透明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形成的导光板,光学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包含88%~99.8%的重均分子量为25万~70万的苯乙烯系树脂、0.05%~3%的抗氧化剂、0.05%~3%的紫外线吸收剂、0.05%~3%的光稳定剂。形成的导光板不易弯曲,具有极低的黄化值,不易被老化,透明度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用树脂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光学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及其形成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的主要作用便是将来自侧边的光源发出的光导至液晶面板,是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在电视、台式个人电脑的显示器、笔记本型个人电脑、手机、汽车导航(carnavigation)等广泛用途中使用。现有技术中,导光板一直使用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代表的丙烯树脂,但吸水性高,因此具有成型品发生弯曲的问题或尺寸发生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以苯乙烯系单体为原料的苯乙烯系树脂虽然吸水性低,但是在长期用中会发生受热变色现象,成型品黄变而导致透射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抗黄化的光学用聚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以及用其形成的导光板。
本发明主要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光学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88%~99.8%的重均分子量为25万~70万的苯乙烯系树脂,0.05%~3%的抗氧化剂,0.05%~3%的紫外线吸收剂,0.05%~3%的光稳定剂。
具体的,一种导光板,由上述光学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形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以聚苯乙烯系树脂中加入抗氧化剂、光稳定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制备得到聚苯乙烯系组合物,不易弯曲,具有优异的无色透明性,适用于导光板等的光学用途。并且,成形加工等高温热环境中的着色防止效果高,黄化值低,延迟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光学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包含聚乙烯系树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以及透明剂。
聚乙烯系树脂
本发明的苯乙烯系树脂可聚合苯乙烯系单体聚合而得到。苯乙烯系单体具体是,作为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m-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等的单独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是苯乙烯。在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质量百分含量中的苯乙烯系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为88%~99.8%,优选为94%~99.8%,作为苯乙烯系树脂的比例,具体而言,例如为88%、89%、90%、91%、92%、93%、94%、95%、96%、97%、98%、99.8%的质量百分含量,也可以为在此所例示数值中的任意2个数值范围之内。
作为苯乙烯系树脂的聚合方法,可采用块状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等公知的苯乙烯聚合方法。考虑到品质和生产率,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为佳,优选连续聚合。作为溶剂例如可使用苯、甲苯、乙苯以及二甲苯等烷基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类,己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等。
本发明的苯乙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5万~70万,25万~40万为佳,25万~50万或30万~50万为更佳。重均分子量过小,用于制作成导光板的光学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成型品强度不足,过高成型性会将低。苯乙烯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通过聚合工序的反应温度、滞留时间、聚合引发剂的种类以及添加量、链转移剂的种类以及添加量、聚合时使用的溶剂的种类以及量等来控制。
抗氧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翎创福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