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EpCAM的抗原表位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23660.6 申请日: 2018-05-28
公开(公告)号: CN110540588B 公开(公告)日: 2022-08-23
发明(设计)人: 王铸;吴丁兰;邹畅;王驭良;李友佳;赵盼;戴勇;陈良 申请(专利权)人: 香港中文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705 分类号: C07K14/705;C12N15/12;A61K38/17;A61P35/00
代理公司: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孟学英
地址: 中国香港*** 国省代码: 香港;8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肿瘤 干细胞 标志 epcam 抗原 多肽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基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EpCAM的抗原表位多肽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为:Lys‑His‑Lys‑Ala‑Arg‑Glu‑Lys‑Pro‑Tyr‑Asp‑Ser‑Lys;或,Gln‑Asn‑Ser‑Ser‑Gln‑Lys‑Thr‑Gln‑Asn‑Asp‑Val‑Asp;或Arg‑Lys‑Lys‑Arg‑Met‑Ala‑Lys‑Tyr‑Glu‑Lys‑Ala。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设计并合成了EpCAM的抗原表位多肽,特异性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具有良好的杀伤效果,可以用于研制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的治疗性肽疫苗,为恶性肿瘤精准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方案,并能够特异性靶向肿瘤干细胞从根本上减少肿瘤复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原表位多肽,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EpCAM的抗原表位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肿瘤的手术治疗、化疗、放射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不断取得新进展,但肿瘤的有效治疗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的分子机理和免疫机制的不断揭示,肿瘤特异的免疫治疗日益受到重视,而获得理想肿瘤抗原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随着免疫学理论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飞速发展,大量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肿瘤抗原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纪元。

“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在肿瘤组织中存在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群的细胞,其与肿瘤的增殖、转移、复发和对放化疗不敏感关系密切,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近年来,以EpCAMhigh/CD44+为表型的结直肠癌干细胞被发现以后,它具有干细胞功能的特征已在多个方面得到证实,在消化系统肿瘤研究较多,特别是肝癌、直结肠癌、胃癌、前列腺癌等。

EpCAM是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的简写形式,中文名是上皮细胞粘附分子,又称TACSTD1(tumor-associated calcium signal transducer1),CD326(clusterof differentiation),17-A,ESA,EGP40等。EpCAM由定位于人类染色体2p21的GA-733-2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40kDa的I型跨膜糖蛋,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EpCAM作为一种肿瘤组织广泛高表达的糖蛋白,具有非常强效的抗原表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对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现已逐渐认识到机体的免疫细胞并不是对应于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或天然抗原的整体分子,而是针对各种各样抗原分子的抗原表位,即蛋白质抗原是通过其表位来体现其免疫特异性。研究表明,CD8+T细胞所识别的肿瘤抗原需先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之后以“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呈现在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相应的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即为CTL表位。现有的抗肿瘤治疗技术特异性低、杀伤效果有限,而且容易肿瘤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EpCAM的抗原表位多肽及其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基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EpCAM的抗原表位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Lys-His-Lys-Ala-Arg-Glu-Lys-Pro-Tyr-Asp-Ser-Ly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EpCAM的抗原表位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Gln-Asn-Ser-Ser-Gln-Lys-Thr-Gln-Asn-Asp-Val-Asp。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基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EpCAM的抗原表位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Arg-Lys-Lys-Arg-Met-Ala-Lys-Tyr-Glu-Lys-Al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未经香港中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