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2913.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沈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元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02;B29C47/06;B29L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46314***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膜辊 覆膜装置 膜装置 动力辊 模头 塑料编织袋 收料装置 双面覆膜 送料装置 编织袋 膜挤出模头 配合结构 条水平线 对设备 覆膜 滚轮 移出 转动 检修 行进 | ||
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包括送料装置、挤膜装置、覆膜装置、收料装置,所述的送料装置、覆膜装置、收料装置通过编织袋行进步骤连接,所述的覆膜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覆膜辊和两个动力辊,所述的两个覆膜辊和两个动力辊在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的两个动力辊分别位于两个覆膜辊的两侧带动覆膜辊转动,所述的覆膜辊上方插入挤膜装置的两个膜挤出模头,且两个模头中间的设置一缝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挤膜装置上设置的两个模头与两个覆膜辊相互配合结构,实现对编织袋两面同时覆膜,通过挤膜装置下方设置的滚轮,方便模头移出覆膜装置,极大的方便了对设备的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袋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目前广泛应用于肥料、化工产品等物品的包装,塑料编织袋的生产工艺流程是:编织布通过印刷、切割、缝制、成为编织袋,依据所用的设备不同,可先切割后印刷,也可先印刷后切割,在装一些特殊物品时,对编织袋的防水防潮有特殊要求,需要在未经剪裁切断的编织袋的单面或双面涂覆一层防水材料,利用涂抹料在熔融状态下的胶粘性而进行涂塑复合、纸塑复合等,现有技术中的覆膜设备大多采用一次涂一面膜,若需要双面涂抹,则需增加一套单独的覆膜设备进行另一面的覆膜,操作复杂,设备成本高,且传统覆膜设备中的挤膜装置和覆膜装置为一连接在一整体的装置,对设备进行保养或检修时需要拆除挤膜装置,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越,可实现对编织袋双面同时覆膜的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塑料编织袋双面覆膜设备,包括送料装置、挤膜装置、覆膜装置、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装置、覆膜装置、收料装置通过编织袋行进步骤连接,所述的覆膜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覆膜辊和两个动力辊,所述的两个覆膜辊和两个动力辊在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的两个动力辊分别位于两个覆膜辊的两侧带动覆膜辊转动,所述的覆膜辊上方插入挤膜装置的两个膜挤出模头,且两个模头中间的设置一缝隙。
所述的挤膜装置的两个模头的出膜口向缝隙方向倾斜,使挤出的膜与编织袋接触更加贴合。
所述的机架上方设置多个理平辊,使编织袋进入覆膜前更加平整,避免覆膜时由于编织袋不平整而出现瑕疵。
所述的覆膜辊下方设置导向辊,方便覆膜后的编织袋进入收料装置。
所述的覆膜辊表面为橡胶材质,使膜与编织袋更加贴合。
所述的动力辊表面为不锈钢材质,导热效果更佳,能及时对覆膜辊表面进行接触降温。
所述的动力辊下方设置水槽,方便及时的对动力辊进行水冷降温。
所述的模头一端插入膜宽度调节杆,对于不同宽度的编织袋可以挤出相应宽度的膜,不必重新更换模头,降低成本。
所述的挤膜装置下端设置滚轮,且滚轮下方设置轨道,可以移动挤膜装置使模头脱离覆膜装置,方便设备的保养检修
本发明使用时:待覆膜的编织袋通过送料装置进入覆膜装置,编织袋穿过两个模头中间的缝隙,启动挤膜装置,两个模头挤出宽度与编织袋相同的两张膜,两张膜分别对应编织袋的前后两面,两张膜与夹在两张膜中间的编织袋同时进入两个覆膜辊中间,两个动力辊转动带动两个覆膜辊转动,两个覆膜辊转动挤压使编织袋和膜进行挤压贴合,即可实现编织袋的双面同时覆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挤膜装置上设置的两个模头与两个覆膜辊相互配合结构,实现对编织袋两面同时覆膜,通过挤膜装置下方设置的滚轮,方便模头移出覆膜装置,极大的方便了对设备的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元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元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2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