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2829.6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杨仁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驰;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脆性 导电材料层 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电动汽车电池 报警信号 包壳体 种检测 壳体底部内表面 报警单元 电动汽车 检测电池 连续延伸 受损情形 运行方向 控制器 电池包 相交 报警 提示 | ||
1.一种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脆性导电材料层,布置在电池包的壳体底部内表面上;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包含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在与所述电动汽车的运行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上连续延伸;
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接头发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当不能从所述第二接头接收到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底部内表面上具有槽,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布置在所述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以卡扣结构布置在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底部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包含多个等间隔布置的垂直折弯线,所述垂直折弯线包含相互垂直的长边和短边,其中所述长边与所述电动汽车的运行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导电石墨;导电碳黑;导电黄铜;锡磷青铜;铍青铜;厚膜导电材料;薄膜导电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脆性导电材料层在与所述电动汽车的运行方向相垂直的第一方向上连续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不能从所述第二接头接收到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发出主正继电器断开指令和主负继电器断开指令;
其中所述电池包的主正继电器基于所述主正继电器断开指令被断开,所述电池包的主负继电器基于所述主负继电器断开指令被断开。
8.一种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电池包的壳体底部内表面上布置脆性导电材料层,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包含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在与所述电动汽车的运行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上连续延伸;
向所述第一接头发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当不能从所述第二接头接收到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发出报警信号;
基于所述报警信号发出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不能从所述第二接头接收到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时,发出主正继电器断开指令和主负继电器断开指令;
基于所述主正继电器断开指令断开所述电池包的主正继电器,基于所述主负继电器断开指令断开所述电池包的主负继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包壳体损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电池包的壳体底部内表面上布置脆性导电材料层包括:
在电池包的壳体底部内表面上布置包含多个等间隔布置的垂直折弯线的脆性导电材料层,所述垂直折弯线包含相互垂直的长边和短边,其中所述长边与所述电动汽车的运行方向相垂直,其中将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布置在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上的槽中或以卡扣结构将所述脆性导电材料层布置在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底部内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28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