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移动复氧环保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2685.4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6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凡;肖平;吴光东;李锦程;何二鹏;王焰飞;杨旭;孙其昕;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20;B63B35/0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移动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体移动复氧环保船,包括船体,且所述船体为对称固定的双浮体结构,所述环保船还包括曝气系统和垃圾收集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生物催化反应曝气装置和驱动耦合射流曝气机,所述生物催化反应曝气装置包括过氧化氢储罐、生物催化反应容器以及膜组件,所述生物催化反应容器中部固定有过氧化氢酶催化床,所述驱动耦合射流曝气机包括一对固定于船体的双浮体结构之间的射流曝气;所述垃圾收集系统包括设于双浮体之间的格栅。本发明通过生物催化曝气和驱动耦合曝气相结合,能够高效增加水体溶解氧,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移动曝气的能耗,且本发明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无噪音污染、全天候工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景观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城市景观水体治理的水体移动复氧环保船。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河道约80%已受不同程度污染,表面漂浮垃圾污染严重,景观效果差,造成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国家环保局污染控制司对城市河段进行了调查统计,约87%的河段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1%重度污染,16%严重污染,15%中度污染,33%轻度污染,仅23%的城市河段水质较好。基于污染现状,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其中对黑臭水体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水体污染治理形势紧迫。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水体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有机物的分解产物如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也要消耗溶解氧,水底的淤泥分解也需要从水中吸取氧,水生植物夜间的呼吸也需要消耗溶解氧。因此,国内外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在水体中进行充氧不但能有效地消减水体黑臭,能在较短时间内降低水体有机物含量,提高水体DO浓度,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改善水生态。
目前广泛应用于水净化处理中的曝气方式有固定曝气和移动曝气,固定曝气机以曝气器为中心,依靠氧分子的浓度差进行扩散,具有充氧速度缓慢的缺点,且会造成中心处的DO值过高,而远处DO值偏低的现象,虽然这样会使氧的传质推动力增大,但中心点过高的DO值却严重阻碍了大气复氧的传质速度,从而降低了曝气器的充氧速率;而移动式曝气机是以曝气器的移动路线上的各点为中心,即相当于有多个固定曝气机同时运转,显著缩短了氧分子传递的距离和消耗的时间,同时含氧水随曝气机的移动而迁移,也不存在大气复氧困难的问题。目前的移动式曝气机如射流曝气机,依托于浮体且自身重量较重,能耗较高,且受能耗的限制,无法增加曝气机其他的耗能的功能。
因此,传统曝气充氧方法缺点较为突出:一是能耗过高,消耗大量的电能;二是氧传质率低,氧利用率不高;三是可移动性差,覆盖面积小。所以开发能能耗低,氧传质率高可移动曝气设备是目前环保设备研发的热点。但我国目前受曝气能耗的技术限制,移动式环保船的开发仍处在起步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城市景观水体治理的水体移动复氧环保船,具有节能、高效等优点。本发明通过生物催化曝气和驱动耦合曝气相结合,能够高效增加水体溶解氧,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尤其是能提高曝气中的氧动力传递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移动复氧环保船,包括船体,且所述船体为对称固定的双浮体结构,所述环保船还包括曝气系统和垃圾收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2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生态修复黑臭水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解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