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冒汤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0233.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雨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雨薇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11/00;A61P31/12;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芜湖市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汤剂 制备 感冒 汤剂制备 流行性感冒 金银花 粉碎处理 干燥处理 灭菌处理 医药领域 治疗效果 青蒿 牛黄 苦地胆 普适性 柴胡 陈皮 甘草 西药 药粉 野菊 红花 药材 制作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冒汤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包括以下原料:野菊、红花、牛黄、青蒿、苦地胆、金银花、陈皮、甘草和柴胡,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干燥处理、提取有效成分、药粉制作、粉碎处理、灭菌处理和汤剂制备这六步操作,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中、西药对于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治疗效果不佳、治愈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进行改进,该汤剂具有疗效好、反复性较少的特点,并且本汤剂制备方法简单,药材易得,普适性较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冒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它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更严重,额外的症状包括发热、冷颤及肌肉酸痛,全身性症状较明显。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咽炎,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病种,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高,影响人群面广、量大,经济损失颇巨,且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感冒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道病毒最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较长。大多先有鼻和喉部灼热感,随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全身不适和肌肉酸痛。症状在48h达高峰(病毒脱壳),急性鼻咽炎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尤其是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时。可有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咽喉黏膜水肿。咽喉和气管炎出现与否因人和因病毒而异。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鼻病毒以外的病毒合并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儿童感冒时其症状通常比成人更加严重,常有下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等)。感冒多属自限性的,如无并发症,病程4~10天。现有的治疗感冒的药物大多以西药为主,但是西药经常服用会使得体内细菌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对于那些体质较差的人群尤其是儿童群体,西药往往治疗效果不佳,病症可能延续的时间较长。
而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民间用中医药偏方、奇方成功治愈疑难杂症的例子不胜枚举。并且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基本上无任何副作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同时还能够补充人体其他所需元素。虽然中国专利(CN102716311A)公开了每日1剂主治风热感冒的中药汤剂,但是该汤剂治疗感冒针对性不强,治疗效果不明显。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中、西药对于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治疗效果不佳、治愈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进行改进,公开了一种有效的感冒汤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汤剂具有疗效好、反复性较少的特点,并且本汤剂制备方法简单,药材易得,普适性较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感冒汤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治疗针对性不强,制备方法复杂等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本发明具有治愈感冒效果好、不易复发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冒汤剂,包括以下原料:野菊、红花、牛黄、青蒿、苦地胆、金银花、陈皮、甘草和柴胡。
药理分析:
野菊味苦、辛、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散瘀,明目,降血压。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治疗高血压、肝炎、痢疾、痈疖疗疮都有明显效果;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利于防止鼻塞不通;
牛黄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青蒿味苦,辛,寒,可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促进机体细胞的免疫作用,可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促进机体细胞的免疫作用;
苦地胆凉血,清热,除湿,利水,解毒。具有消炎、止涕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雨薇,未经陈雨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