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丸测试系统用天幕触发装置及其触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9529.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倪晋平;田会;郑倩瑛;董涛;卢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5/00 | 分类号: | F42B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丸 天幕 光阑 发射装置 测试系统 触发信号 触发装置 光阑板 触发 靶体 信号处理装置 测试设备 弹丸飞行 对称分布 飞行方向 光电探测 光学镜头 接收器件 平行设置 时间信号 输出稳定 圆心 台装置 布靶 光幕 栅形 跳动 测量 穿过 输出 飞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丸测试系统用天幕触发装置及其触发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天幕发射装置、光电探测靶体和信号处理装置,所述天幕发射装置由光学镜头、光阑板和光电探接收器件组成,所述光阑板上平行设置有奇数个光阑,中部的一个光阑通过圆心,其余光阑在两侧对称分布。当弹丸穿过该装置时,根据输出的时间信号,可以判别出弹丸的飞行方向,还可以计算出弹丸的飞行速度,进而向测试设备提供准确的触发信号。本发明将栅形光幕集成在一个靶体上,使用时,只需放置一台装置,简化了现场布靶操作,提高了测量精度,且更适用于弹丸飞行速度不稳定或者弹速跳动大时,输出稳定的触发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靶场测试技术领域,主要涉及采用光幕探测技术实现各种弹丸测试设备的触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提供同步触发信号的高精度触发装置,具体是一种弹丸测试系统用天幕触发装置及其触发方法。
背景技术
弹丸飞行参数是衡量武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兵器研究、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均需对弹丸飞行参数进行测量,比如弹丸的飞行速度、着靶坐标以及飞行姿态参数的测量,需要用到速度测试系统、立靶测试系统、高速摄像机和线阵CCD测试系统等,在这些测试系统或装置中需要提供弹丸到达预定位置的时刻信号来启动测试装置工作,进而完成弹丸的捕捉,实现弹丸飞行参数和姿态参数的精确测量。常用的触发装置为单光幕触发装置,此触发原理是根据预先假设的弹丸的飞行速度和触发光幕与测试装置的距离,计算出延迟时间,即输出触发信号来启动测试系统的,但是弹丸实际飞行速度通常和预先假设的飞行速度是有差异的,有时可能差异还比较大,所以将会导致计算的延迟时间不准,即给出的触发信号不准,进而会影响测试系统对弹丸的可靠捕捉;现在也有双光幕和多光幕的触发方式,但是需要沿弹道放置两台或多台天幕靶或光幕靶,系统复杂,容易引入操作误差,精度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弹丸测试系统用天幕触发装置及其触发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布放复杂,触发时间精度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丸测试系统用天幕触发装置,包括天幕发射装置、光电探测靶体和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幕发射装置由光学镜头、光阑板和光电探接收器件组成,所述光阑板上平行设置有奇数个光阑,中部的一个光阑通过圆心,其余光阑在两侧对称分布。
上述光电接收器件数量设置有一个。
上述光电接收器件的数量与光阑板上光阑数量相同,每一个光阑对应于一个光电接收器件。
上述弹丸测试系统用天幕触发装置的触发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测量得到被提供触发信号的弹道测试设备和栅形天幕触发装置的间距L;
2)记录弹丸穿过对应光幕的时间间隔;
3)计算出弹丸的实际飞行速度v,然后结合距离L计算出延迟时间t;
4)根据延时时间t,输出触发信号,启动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将多个光幕集成在一个靶体上,这种一体化栅形光幕装置结构、安装调试简单、测试时布靶方便,无需进行过多的调节便可以直接用于测量;
2)本装置栅形平行光幕特点,可以实现弹丸的双向测量和触发;
3)本发明现场测试时,布靶快捷方便,降低了因布靶引入的测量误差,能更精确地提供触发信号,从而提高了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并能判断弹丸飞行方向。
4)本发明装置可以通过一台装置,实现弹丸实际飞行速度的测量,然后根据距离精确计算出延迟触发时间,即本装置主要用于提供高精度的触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95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