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欧式葫芦双绳结构调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9399.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2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飞;崔丽;逯旭;宋向朋;王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0 | 分类号: | B66D1/5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欧式 葫芦 绳结 构调平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欧式葫芦双绳结构调平系统,包括葫芦吊钩、吊板和平衡板,所述欧式葫芦双绳结构调平系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中间设置有安装腔;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吊板设置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之间;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平衡板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吊板的底部;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平衡板的接触处;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吊板的正面,所述显示屏连接于所述重量感应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调节两根钢丝绳各自的受力,消除了两根钢丝绳受力不均、钩头不平衡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方面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欧式葫芦双绳结构调平系统。
背景技术
葫芦式起重机由于其结构轻巧、吊装方便,在工业生产中很受欢迎,在现有葫芦式起重机技术中,为了保证中心居中,都是对称结构,在双绳结构中,一根钢丝断掉,另一根钢丝绳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安全性,所述双绳结构在葫芦式起重机中影响越来越普遍,但是现有的双绳结构的葫芦式起重机在吊起货物时,若未找到平衡点,容易受力不均匀增大了两根钢丝绳收到的力,容易影响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欧式葫芦双绳结构调平系统,结构简单,能够自动调节两根钢丝绳各自的受力,消除了两根钢丝绳受力不均、钩头不平衡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欧式葫芦双绳结构调平系统,包括葫芦吊钩、吊板和平衡板,还具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中间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均设置有通孔;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吊板设置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之间,所述吊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平衡板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吊板的底部,所述平衡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安装槽;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平衡板的接触处;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吊板的正面,所述显示屏连接于所述重量感应器,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第二销轴承载的压力变化。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销轴穿过通孔将吊板安装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之间,第二销轴穿过安装孔将平衡板安装在吊板的低端,分散了第二销轴收到的压力,提高了平衡板的承重力;平衡板的底部两侧设置的安装槽内分别固定有钢丝绳,使得平衡板能基于第二销轴转动,以便于调节设置在平衡板两侧的钢丝绳的高低,从而保证受力均衡,消除钢丝绳受力不均的问题;设置在吊板上的显示器连接于设置在第一销轴上的重量感应器将实施检测到受力信息显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当前吊起的物件的重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向外延伸设置有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环,每个所述固定环通过第一螺栓将所述钢丝绳固定在所述固定安装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钢丝绳通过多个固定环和第一螺栓固定在固定安装板上,加固了钢丝绳与安装架的连接程度,更加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平衡板为向内凹陷的U型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销轴的顶部设置有小于所述平衡板的宽度的限位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和第二螺栓,所述挡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吊板上,用于防止所述平衡板的倾斜角度过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二销轴的顶部,且限位装置的宽度小于平衡板的宽度,能够在平衡板为了钢丝绳受力均衡而改变自身倾斜角度时,防止倾斜角度过大发生翻转,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平衡板可拆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槽与平衡板可拆卸连接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9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