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平面印制板工艺的三维慢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9083.3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1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柏宁丰;向文琛;王璐;沈长圣;孙小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3/24 | 分类号: | H01J2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面 印制板 工艺 三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面印制板工艺的三维慢波结构,属于物理电子学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上下平行相对的平面印制板Ⅰ和平面印制板Ⅱ,所述平面印制板Ⅰ印制有金属微带线Ⅰ,所述平面印制板Ⅱ印制有金属微带线Ⅱ,所述金属微带线Ⅰ和金属微带线Ⅱ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在同一平面的投影构成曲折线慢波结构。本发明所示结构使得电磁场分布具有沿轴向的对称性,有效增强了耦合阻抗,降低了线路损耗,增大了工作带宽;其制作可利用现有平面印制技术进行加工,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慢波结构,尤其是一种基于平面印制板工艺的三维慢波结构,属于物理电子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波结构主要用在行波放大器、粒子加速器以及在电磁波与较低速度的波(如声波、静磁波等)相互作用的器件中,其作用在于使得互作用在较长距离与较长时间内持续进行。在该系统中,电磁波相速低于空间光速,使运动荷电子粒或低速波的能量有效地转换成电磁波的能量。
螺旋线、耦合腔等结构是常用的慢波结构。这些结构在三维空间构成周期结构,具有很好的慢波性能。但由于这些结构均利用传统机械工艺加工,很难降低尺寸,使得慢波频率难以提高。
小型化、平面型行波管是减小行波管的制造成本、缩减体积和突破频率上限的主要途径。平面行波管器件是将U型曲折线慢波结构1加载在介质基板2上进行波注互作用。但是介质基板2的使用降低了慢波结构的耦合阻抗与工作带宽,并加大了损耗,从而使得平面结构的放大效果较差。同时,单面平面慢波结构,使得电磁场分布不具有对称性,降低了波注互作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利用平面印制板工艺进行加工的三维慢波结构,可提高其耦合阻抗,减少线路损耗,增强耦合效率,提高输出功率。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平面印制板工艺的三维慢波结构,该结构包括上下平行相对的平面印制板Ⅰ和平面印制板Ⅱ,所述平面印制板Ⅰ印制有金属微带线Ⅰ,所述平面印制板Ⅱ印制有金属微带线Ⅱ,还包括平面印制板Ⅲ和平面印制板Ⅳ,所述平面印制板Ⅰ和平面印制板Ⅱ的印制图形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上卡槽的宽度为平面印制板Ⅲ的厚度,所述下卡槽的宽度为平面印制板Ⅳ的厚度,所述平面印制板Ⅲ和平面印制板Ⅳ分别通过上卡槽和下卡槽与平面印制板Ⅰ和平面印制板Ⅱ固连;所述连接件为分别印制在平面印制板Ⅲ的金属微带线Ⅲ、平面印制板Ⅳ的金属微带线Ⅳ。所述金属微带线Ⅰ和金属微带线Ⅱ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在同一平面的投影构成曲折线慢波结构。
可选地,所述金属微带线Ⅰ的印制图形呈反“Z”状图案且在横向重复排列,所述金属微带线Ⅱ的印制图形呈直线状且在横向重复排列。
可选地,所述金属微带线Ⅰ的印制图形呈倾斜的直线状且在横向重复排列,所述金属微带线Ⅱ的印制图形呈反向倾斜的直线状且在横向重复排列。
可选地,所述金属微带线Ⅲ呈包括但不限于直线状。
可选地,所述金属微带线Ⅳ呈包括但不限于直线状。
可选地,所述上卡槽至平面印制板Ⅰ和平面印制板Ⅱ的印制图形的距离相等,为金属微带线Ⅲ的厚度,下卡槽至平面印制板Ⅰ和平面印制板Ⅱ的印制图形的距离相等,为金属微带线Ⅳ的厚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平面印制板工艺的三维慢波结构,该结构包括上下平行相对的平面印制板Ⅰ和平面印制板Ⅱ,所述平面印制板Ⅰ印制有金属微带线Ⅰ,所述平面印制板Ⅱ印制有金属微带线Ⅱ。还包括接头Ⅰ和接头Ⅱ,所述接头Ⅰ设置在金属微带线Ⅰ的两端,所述接头Ⅱ设置在金属微带线Ⅱ的两端;所述连接件为金属连接线,其通过接头Ⅰ和接头Ⅱ将金属微带线Ⅰ和金属微带线Ⅱ固连,所述金属微带线Ⅰ和金属微带线Ⅱ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在同一平面的投影构成曲折线慢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9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