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潜式环保型双层网结构消浪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8910.7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子昌;南金刚;尚付瑶;王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郭悦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网 半潜式 消浪结构 四棱柱 波浪 锚固装置 消浪装置 环保型 锚链 水面 分流作用 海水表面 互相连通 近海海域 轻质弹簧 由内向外 运动轨迹 逐渐增大 框架管 嵌套的 减小 施工 直管 冲击力 连通 串联 水质 景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潜式环保型双层网结构消浪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串联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的轻质弹簧、锚固装置和锚链,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由若干个互相连通的、互相嵌套的四棱柱框架构成,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由内向外,四棱柱框架的截面逐渐增大,高度不变,四棱柱框架的框架管和连通相邻四棱柱框架的直管内部充满空气,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通过锚链连接在锚固装置上,并潜至水面以下。本发明可以更好的对波浪起到分流作用,改变波浪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从而减小波浪对结构的冲击力。本发明可以潜入水面以下,对近海海域的景观以及海水表面的使用不会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潜式环保型双层网结构消浪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衰竭,人们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和开发不断深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经过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近岸海域空间的资源越来越少,人们将目光逐渐转移至离岸远海区域,在开采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也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消浪设施(如:直立式防波堤、斜坡式防波堤)安装建造费时费力,经济成本高,因为其建筑结构特点是直接深入海底,对其保护区域内的海水循环产生影响,海水交换能力较弱,对海洋生态的破坏较大。相对来说,浮式、半潜式结构不仅造价便宜、施工方便,且还具有较强的海水交换能力以及防止泥沙淤积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半潜式环保型双层网结构消浪装置及其消浪方法。结合塑料管易成型、可塑性大及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制作成一种双层网结构消浪装置,充分发挥其消浪性能,减小对保护海域内的破坏,大大降低经济投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潜式环保型双层网结构消浪装置,包括若干个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串联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的轻质弹簧、锚固装置和锚链,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由若干个互相连通的、互相嵌套的四棱柱框架构成,相邻的四棱柱框架之间是通过直管相连通的,四棱柱框架由框架管拼接而成,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由内向外,四棱柱框架的截面逐渐增大,高度不变,四棱柱框架的框架管和连通相邻四棱柱框架的直管内部充满空气(使整个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提供足够大的浮力),所述框架管为直管和三通管的一种或几种,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通过锚链连接在锚固装置上,并潜至水面以下。
优选四棱柱框架为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框架通过直角三通管拼接而成,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由内向外,长方体的长度和宽度逐渐增大。
优选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上设有与轻质弹簧相连的弹簧挂钩、与锚链相连的锚链挂钩,更有利于半潜式环保型双层网结构消浪装置互相连接成整体。进一步地,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上套有与轻质弹簧相连的弹簧挂钩、与锚链相连的锚链挂钩,在套入挂环部位进行结构的刚度加强以此来防止由于挂环处受力最大而发生破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优选锚固装置为深海养殖网箱装置。
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的下部也可以系一些网兜,用于海水养殖。
相邻长方体框架的长度之间设有直管,相邻长方体框架的宽度之间设有直管。
所述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的透空方式为六面透空,上下两面透空孔洞形式为若干个L型网格拼接;前后、左右面透空孔洞形式自迎浪面向后逐渐缩小→不变→逐渐增大。
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半潜于水面以下的深度为平均波长的一半。
半潜式双层网消浪结构单元中,四棱柱框架为3-5个,这样有利于在增加消浪效果的同时减小其施工难度;这种状态下框架结构的强度比较稳定,其锚固方式更加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8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变角度导流墩
- 下一篇:一种提高鱼群通过数量及种类的分流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