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舒适型VR头显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18187.2 | 申请日: | 2018-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尚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颈部固定 头部支撑 头显设备 舒适型 佩戴 固定带 支撑杆 气囊 间隔设置 内部设置 侧面 上表面 舒适度 通气孔 透气性 压迫力 风扇 鼻梁 | ||
本发明公开了舒适型VR头显设备,包括:VR本体、固定带、头部支撑环、支撑杆和颈部固定座;头部支撑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VR本体上两个相对的侧面,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VR本体的上表面,另一端与头部支撑环的中部相连;颈部固定座设置在头部支撑环的正下方,且头部支撑环通过多个支撑杆与颈部固定座相连;颈部固定座呈环状,且颈部固定座上设置有缺口,颈部固定座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气囊,相邻两个气囊之间设置有通气孔,颈部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风扇。该舒适型VR头显设备克服现有技术中的VR头显设备的舒适度差,设备对佩戴者的鼻梁压迫力较大,而且透气性也差,长时间佩戴会造成佩戴者的严重不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R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舒适型VR头显设备。
背景技术
所谓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即VR头显,也有VR眼镜、VR头盔等称呼,VR头显是利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的产品,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虚拟现实眼镜VR头显设备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不仅让每一个爱好者带着惊奇和欣喜去体验,更因为对它诞生与前景的未知而深深着迷,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交互式系统项目工作组的报告中对VR提出了较系统的论述,并确定和建议了未来虚拟现实环境领域的研究方向。可以认为,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具有与环境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并有助于启发构思。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VR头显设备的舒适度差,设备对佩戴者的鼻梁压迫力较大,而且透气性也差,长时间佩戴会造成佩戴者的严重不适。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设备的重量合理的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防止对佩戴者的鼻梁压迫力较大,而且透气性好,舒适度更高的舒适型VR头显设备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VR头显设备的舒适度差,设备对佩戴者的鼻梁压迫力较大,而且透气性也差,长时间佩戴会造成佩戴者的严重不适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设备的重量合理的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防止对佩戴者的鼻梁压迫力较大,而且透气性好,舒适度更高的舒适型VR头显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舒适型VR头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舒适型VR头显设备包括:VR本体、固定带、头部支撑环、支撑杆和颈部固定座;所述头部支撑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VR本体上两个相对的侧面,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VR本体的上表面,另一端与所述头部支撑环的中部相连;所述颈部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头部支撑环的正下方,且所述头部支撑环通过多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颈部固定座相连;所述颈部固定座呈环状,且所述颈部固定座上设置有缺口,所述颈部固定座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气囊,相邻两个所述气囊之间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颈部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风扇。
优选地,所述气囊中设置有震动按摩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环的外侧,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杆体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所述第二杆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杆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二杆体为电动后伸缩杆,且所述颈部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杆体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垫。
优选地,所述固定垫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按摩凸起。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VR本体的上表面之间为卡扣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尚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尚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8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