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多参数自动检测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7881.2 | 申请日: | 201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林海雪原饮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1345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参数 自动检测 分析 方法 | ||
一种水质多参数自动检测分析方法,用于检测例如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氨氮、磷酸盐或者重金属含量等多种水质参数,包括如下步骤:(1)存储各个水质检测参数的影响参数及其阈值;(2)将水样划分为第一检测水样以及第二检测水样;(3)通过检测装置的多个传感器检测第一检测水样的多个水质参数;(4)根据第一检测水样的检测结果以及已存储的所有水样信息,确定是否将第二检测水样存储到特定存储组中;(5)在特定存储组的第二检测水样的存储数量达到数量阈值时,对于该特定存储组对应的传感器参数进行标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质多参数检测的自动检测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环境污染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的连锁破坏,因此水资源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日益重视的一个全球化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和水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日常用水和生活用水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导致污染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使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严重威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因此水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水质监测是以江河、湖泊、水库、海洋以及地下水等环境水体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医院污水等水污染源为检测对象,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如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对水体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辨别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物的浓度,进而对水体进行水质评价。水质检测仪器是为水污染监测与治理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科学依据的必备装备,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规划和水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于水资源环境的安全监测与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在水质自动检测分析仪中,由于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变化以及传感器老化等因素影响,导致传感器状态发生变化,需要以一定的时间周期使用标准溶液对于传感器的系统参数进行标定,然而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够进行标定,并且标准溶液需要制备或者购买,制备需要人工参与,过程复杂,保存期限较短,过期后需要重新制备,导致水质自动检测分析仪的标定时间长,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利于用户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先申请提出一种改进的水质自动检测分析仪,通过将部分水样存储后用于标定,能够实时对于传感器的参数进行标定,并且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从而减少人工参与的工作量,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然而,现有的水体中通常具有多种成分的污染物,污染物成分之间相互关联,特定污染物成分会对其他污染物成分的检测造成干扰,例如水体中浊度过大时,对于通过紫外吸光度法检测的COD值的准确度,导致检测的COD值误差过大,如果将该水样存储后用于紫外光谱仪的标定,则会导致标定结果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进一步改进的水质自多参数动检测分析方法,能够避免检测误差大的水样作为标定水样,从而减小标定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质多参数自动检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存储各个水质检测参数的影响参数及其阈值;(2)从水体中输入水样,将水样划分为第一检测水样以及第二检测水样;(3)通过检测装置的多个传感器检测第一检测水样的多个水质参数;(4)根据第一检测水样的检测结果以及已存储的所有水样信息,确定是否将第二检测水样存储到特定存储组中;(5)在特定存储组的第二检测水样的存储数量达到数量阈值时,对于该特定存储组对应的传感器参数进行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林海雪原饮品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林海雪原饮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