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隧道排烟除尘系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458.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兴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20;E21F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奥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4 | 代理人: | 田小红 |
地址: | 516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扩散 除尘系统装置 自动喷雾装置 隧道排烟 隧道 抽风 除尘机构 送风机构 隔离装置 机构结合 气体颗粒 新鲜空气 循环流通 装置设备 除尘率 隧道口 沉降 吸附 废气 爆破 增设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隧道排烟除尘系统装置,包括送风机构、抽风机构、除尘机构和防炮烟扩散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自动喷雾装置,所述自动喷雾装置在所述掌子面处;所述防炮烟扩散机构设在隧道口且防炮烟扩散机构包括隔离装置。本发明一种新型隧道排烟除尘系统装置,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现场的装置设备,送风机构和抽风机构结合,便于隧道内空气的循环流通,及时将废气向外排放,将新鲜空气通入隧道内,保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增设的自动喷雾装置能进一步防止爆破后产生的炮烟扩散到隧道外空气中,将炮烟或有害气体颗粒吸附、结合然后沉降到地面,进一步提高了除尘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隧道排烟除尘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过程中,对炮烟、废气的控制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隧道整体施工进程。针对炮烟浓度的控制,目前隧道内降尘现有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压入的通风方式,还有部分采用降尘车或雾炮机来降尘。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对炮烟的流向不易控制,很容易在隧道内扩散,影响作业环境,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国内隧道多数采用风机进行压入式进行隧道降尘,隧道开挖后及时将风管接距离到掌子面30-50M处将隧道内炮烟浓度降低,保证隧道内的施工环境。上述隧道通风降尘方法虽然很实用,但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排烟过程中是让烟雾沿着整个隧道向隧道口排出,造成整个隧道排烟二次污染;通风降尘只能保证单方面空气质量;操作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洞内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隧道排烟除尘系统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隧道排烟除尘系统装置,包括送风机构、抽风机构、除尘机构和防炮烟扩散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风压机和送风管,所述风压机设置在所述隧道外侧,所述送风管一端与所述风压机连通且另一端设置掌子面处,所述送风管在所述隧道上部的一侧;所述抽风机构包括抽风机和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与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抽风管在所述隧道顶部;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自动喷雾装置,所述自动喷雾装置在所述掌子面处;所述防炮烟扩散机构设在隧道口且防炮烟扩散机构包括隔离装置。
所述抽风机设有若干个且间隔式分布在所述抽风管的路径上分别与所述抽风管接通,每间隔45-65m所述抽风管的底部设有百叶窗。
所述隔离装置设置在所述掌子面后60-100M处。
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充气拱门,所述充气拱门撑开后与所述隧道的顶部以及两侧贴紧,所述充气拱门上设有布帘,所述布帘覆盖所述充气拱门的弧形部。
所述自动喷雾装置包括喷枪体和喷头,所述喷枪体包括雾化室、进水室和进气室,所述雾化室为楔形结构,所述喷嘴固设在所述雾化室的左侧,所述雾化室的右侧与所述进水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水室的另一侧与所述进气室固定连接,所述进水室与所述进气室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进水室外设有多个水嘴,所述水嘴对称环绕分布在所述进水室外侧,所述水嘴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室且另一侧与水管连通,所述进气室与气管连通。
所述雾化室包括雾化室外管和雾化室内管,所述雾化室内管中心轴与所述雾化室外管中心轴重合,所述雾化室外管与所述雾化室内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通道;所述进水室包括进水室外管和进水室内柱,所述进水室内柱与所述进水室外管之间连接多根支撑柱,所述进水室内柱的中心轴与所述进水室外管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进水柱外管与所述进水室内柱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通道;所述雾化室内管与所述进水室内柱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室外管与所述进水室外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宽度相同。
所述控制阀为弹簧式进气阀,所述弹簧式进气阀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室内柱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兴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兴鲁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