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重旋转曝气机构的曝气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217.8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峰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755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体 曲轴 曝气叶片 左蜗杆 曝气 电机 表层污水 曝气机构 上下移动 双重旋转 固定架 曝气池 转动 鼓风机 排水管 污水 电机运行 曝气过程 气泡混合 曲轴转动 左右两侧 进水管 曝气板 右蜗杆 轴伸端 侧壁 套筒 转轴 左端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旋转曝气机构的曝气池,包括池体、固定架、第一电机、曝气叶片、鼓风机、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池体的底部设有曲轴,曲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蜗杆,曲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蜗杆,池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轴伸端穿过池体的侧壁与左蜗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轴,利用曝气叶片对表层污水进行曝气,在曝气过程中,曝气板转动,对底层污水进行搅拌,使污水与气泡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曝气效果,第二电机运行时带动左蜗杆转动,从而带动曲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套筒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曝气叶片上下移动,更有利于将表层污水扬起,提高了曝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具有双重旋转曝气机构的曝气池。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会对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人们常常利用曝气池处理污水,曝气池是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构筑物, 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池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曝气是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现有的曝气装置曝气结构单一,污水与空气混合不够充分,导致曝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旋转曝气机构的曝气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重旋转曝气机构的曝气池,包括池体、固定架、第一电机、曝气叶片、鼓风机、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池体的底部设有曲轴,曲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蜗杆,左蜗杆的左端与池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曲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右蜗杆,右蜗杆的右端与池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池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轴伸端穿过池体的侧壁与左蜗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轴,转轴内部中空,转轴与池体的底部转动连接,转轴的中部套设有蜗轮,蜗轮分别与左蜗杆、右蜗杆啮合,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曝气板,曝气板内部中空,曝气板与转轴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曝气叶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十字轴,十字轴的下端伸入池体内,十字轴的下端套设有套筒,套筒的内部开设有十字槽,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套设在第一连杆的顶部,第一连杆通过轴承与套筒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曲轴的轴颈处套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端与第一连杆的下端铰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十字轴与套筒内部的十字槽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池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污水通过进水管注入池体内,利用鼓风机将空气输送至曝气板内,对污水进行曝气,利用曝气叶片对表层污水进行曝气,在曝气过程中,曝气板转动,对底层污水进行搅拌,使污水与气泡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曝气效果,第二电机运行时带动左蜗杆转动,从而带动曲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套筒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曝气叶片上下移动,更有利于将表层污水扬起,提高了曝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双重旋转曝气机构的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双重旋转曝气机构的曝气池中十字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有双重旋转曝气机构的曝气池中蜗杆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峰,未经张玉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