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唤醒词预设置信度阈值调节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6713.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7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谢怡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智奥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06 | 分类号: | G10L15/06;G10L15/22;G10L15/2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雷娴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唤醒 预设 置信 阈值 调节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唤醒词预设置信度阈值调节方法,包括步骤:S11.获取用户日常使用行为数据;S12.根据所述用户日常使用行为数据调节唤醒词预设置信度阈值。本发明通过获取用户日常使用行为数据来动态设置和调整唤醒词预设置信度阈值,充分考虑用户的个人使用特点,先通过用户每日行为置信度平均值来判断是否整体下调预设置信度阈值,再根据每个时间段的使用次数来进一步调整预设置信度阈值,有效提高了设备唤醒率和降低误唤醒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词预设置信度阈值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该技术已进入工业、家电、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语音唤醒即是语音识别技术的一种形式,其不直接接触硬件设备,通过语音即可将设备唤醒运行。语音唤醒就是让设备(智能音箱、手机、玩具、家电等)在休眠或锁屏状态下也能检测到用户的声音(设定的语音指令,即唤醒词),让处于休眠状态下的设备直接进入到等待指令状态,开启语音交互第一步。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设备都是靠物理按键实现设备的唤醒或者运行。然而,这对于用户体验来说并不好。语音作为人们最自然的交流方式,通过语音唤醒这种非接触式的方式启动设备无疑是更友好的,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语音唤醒成功率,都是通过对语音模型进行训练,设置合适的置信度阈值,置信度为用户的语言输入与预设语言模型的匹配符合度,置信度越高,代表用户的语言输入与预设语言模型越匹配,反之越不匹配。软件在判断用户语言行为是否唤醒设备时,通过用户输入得到的置信度值和预设置信度比较,大于预设置信度则唤醒成功,否则唤醒失败。但是这些方案通过语音模型训练的置信度阈值固定,只能适用于普通的用户场景,不同用户采用的阈值都是相同的,没有考虑不同用户的个人使用特点,并且虽然能提高唤醒成功率,但是不能降低误唤醒率。
公开号为CN10570225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语音唤醒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利用语音唤醒终端设备的准确度。所述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包含预设唤醒词的第一语音数据时,对所述第一语音数据和预设语言模型进行匹配,获得所述第一语音数据的置信度;判断所述置信度是否小于预设置信度阈值;当所述置信度小于所述预设置信度阈值时,执行预设操作;当所述置信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置信度阈值时,唤醒所述终端设备的语音控制功能。该技术方案使得用户利用语音唤醒终端设备失败时,终端设备能够通过执行预设操作来提高第一语音数据的置信度,从而提高用户利用语音唤醒终端设备的准确度以及用户的体验度。虽然该方法提高了唤醒成功率,但是未能降低误唤醒率,并且该方法中的置信度阈值也是固定的,没有综合考虑不同用户的个人使用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动态调节唤醒词置信度阈值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置信度阈值固定,未考虑不同用户的个人使用特点的问题以及为未能减低误唤醒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唤醒词预设置信度阈值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用户日常使用行为数据;
S2.根据所述用户日常使用行为数据调节唤醒词预设置信度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日常行为数据包括用户每日行为置信度平均值和用户每日各个时间段的唤醒次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每日各个时间段的唤醒次数确定用户每日高频使用时间段和低频使用时间段。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01.判断所述用户每日行为置信度平均值是否远高于所述预设置信度阈值,若否,则跳到步骤S202;
S202.整体下调所述预设置信度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智奥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智奥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6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