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配体构筑的锌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5535.0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劲松;张晓龙;吴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配体 构筑 金属 有机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配体构筑的锌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配合物的化学式为[Zn(D‑Cam)(PIDPE)]·H2O,PIDPE为4‑吡啶基‑4’‑咪唑基二苯醚,D‑Cam为去质子化的D‑樟脑酸,其属于单斜晶系,P21/m空间群,晶胞参数α=90.00°,β=97.788(7)°,γ=90.00°,制备方法,包括:将4‑吡啶基‑4’‑咪唑基二苯醚、D‑樟脑酸和锌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液中,100‑120℃下溶剂热反应36‑60h,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配体构筑的锌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配位聚合物是指中心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在空间上可以形成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的结构。其在非均相催化、气体吸附与分离、分子磁性、荧光材料等领域显示出其诱人的应用前景。在配位聚合物的构建过程中,有机配体的配位能力以及配体类型与最终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息息相关,V型配体可以看做是一种半刚性的配体,它的臂可以绕着中心点发生少许的扭转来满足配位的需求,从而得到有别于刚性和柔性配体的配合物,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
4-吡啶基-4’-咪唑基二苯醚是一种V型配体,D-樟脑酸是一种常见的辅助型配体,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在两者混配过程中,很难控制反应的条件合成目标配位聚合物。目前,利用这两种配体与锌离子合成的配位聚合物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配体构筑的锌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可重现性好,得到的配合物在室温下结构稳定,且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配体构筑的锌金属有机配合物,其化学式为[Zn(D-Cam)(PIDPE)]·H2O,其中,PIDPE为4-吡啶基-4’-咪唑基二苯醚,D-Cam为去质子化的D-樟脑酸,PIDPE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双配体构筑的锌金属有机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晶胞参数为α=90.00°,β=97.788(7)°,γ=90.00°,
优选地,其红外光谱数据如下:3436(s),2959(w),1609(s),1518(s),1383(w),1272(s),1120(m),1069(m),842(w),648(m),512(w)。
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所述双配体构筑的锌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4-吡啶基-4’-咪唑基二苯醚、D-樟脑酸和锌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胆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00-120℃下反应36-60h,反应结束后经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双配体构筑的锌金属有机配合物。
优选地,所述锌盐为硝酸锌、硫酸锌、氯化锌、醋酸锌、高氯酸锌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4-吡啶基-4’-咪唑基二苯醚、D-樟脑酸、锌盐的摩尔比为1:1:2-3。
优选地,4-吡啶基-4’-咪唑基二苯醚、D-樟脑酸、锌盐的摩尔比为1:1:2。
优选地,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溶液中,N,N’-二甲基甲酰胺、水的体积比为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5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