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5527.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9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搏;高金城;于炀;谢春华;潘燕峰;潘熙松;李国新;胡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139 | 分类号: | H04N13/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处理图像 方法和装置 格式转换 行为单位 逐行接收 预设 逐行 延迟 数据生成 图像交织 图像数据 逐行处理 逐行显示 图像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行为单位逐行接收待处理图像数据;逐行将接收到的待处理图像数据的交织格式转换为预设的交织格式;根据预设图像交织参数,逐行交织经过格式转换后的待处理图像数据生成3D显示图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行为单位逐行接收待处理图像数据,然后逐行对数据进行处理,解决了3D图像显示的延迟时间长的问题,实现逐行处理图像数据,逐行显示的效果,降低了延迟时间,提升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3D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裸眼3D显示的原理一般是通过透镜将显示器显示的图像进行分光,透镜通过对光的折射作用,将不同的显示内容折射到空间中不同的地方,到达人眼时显示的内容被分开,人眼接收到两幅含有视差的图像,这样便产生了立体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待显示图像的内容是对整张图像进行处理的,全部处理完成后,进行显示,但是这会导致3D图像显示延迟时间长,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3D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实现3D图像的实时显示,降低延迟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以行为单位逐行接收待处理图像数据;
逐行将接收到的待处理图像数据的交织格式转换为预设的交织格式,所述预设的交织格式是符合3D图像显示要求的格式;
根据预设图像交织参数,逐行交织经过格式转换后的待处理图像数据生成3D显示图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以行为单位逐行接收待处理图像数据;
交织转换模块,用于逐行将接收到的待处理图像数据的交织格式转换为预设的交织格式,所述预设的交织格式是符合3D图像显示要求的格式;
图像交织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图像交织参数,逐行交织经过格式转换后的待处理图像数据生成3D显示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行为单位逐行接收待处理图像数据,然后逐行对数据进行处理,解决了3D图像显示的延迟时间长的问题,实现逐行处理图像数据,逐行显示的效果,降低了延迟时间,提升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3D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3D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在裸眼3D内窥镜手术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3D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裸眼3D图像显示的情况,可由3D图像处理装置实现,该装置可以是硬件结构,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110、以行为单位逐行接收待处理图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5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