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4489.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7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叶希;李婷;唐权;陈谦;王云玲;欧阳雪彤;朱觅;胥威汀;李奥;苏韵掣;邓盈盈;刘莹;沈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资源 约束 系统 风光 配套 电源 容量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送受端系统需求制定两种直流送电曲线拟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和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考虑资源约束对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求解。其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电、风电和光伏配套电源的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水电机组的调节特性,且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能有效解决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截止201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6.5亿千瓦,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6.6%。在中国某些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省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达到80%以上。但由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富集区域大多位于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西部地区,省内消纳市场十分有限,必须通过远距离输电线路外送到省外负荷中心消纳。
可再生能源跨省外送主要有如下三种模式:一是纯水电/风电/光伏外送,适用于由单一可再生能源大型发电基地;二是可再生能源与火电打捆外送;三是多类型可再生能源打捆外送,适用于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均较为丰富的区域。特高压直流是可再生能源跨省外送的主要输电技术。为提升直流输电线路的利用率、安全稳定性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需对通过特高压直流打捆外送的可再生能源配套电源优化配置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提出了相关方法,但这些方法未充分考虑多类型可再生能源打捆外送时,缺乏对某些影响因素的考虑,将无法保证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如四川、云南等的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送受端系统需求制定两种直流送电曲线拟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和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
B、考虑资源约束对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进行优化;
C、计算求解。
现有方法中,缺乏对径流式、日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出力特性对配套电源配置的影响,以及不同直流外送模式例如是否参与受端地区调峰对配套电源配置的影响,无法保证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本方案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电、风电和光伏配套电源的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水电机组的调节特性,且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能有效解决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时,时段t外送功率Pdc,m为:
Pdc,m(t)=Qdc,m/NT,
其中,NT为时段数,Qdc,m为第m条直流日外送电量;
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时,
承担基荷的外送电量Q1dc,m为:Q1dc,m=(1-k)Qdc,m,
其对应的时段t送电功率P1dc,m(t)为:P1dc,m(t)=Q1dc,m/NT,
其中,k为外送调峰电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4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