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离网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3601.0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范自勇;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包括:三相逆变器、具有第一中性线端子的三相隔离变压器、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并离网切换模块;三相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新能源装置电连接,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端与三相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三相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通过并离网切换模块分别与电网设备和用户设备电连接,第一中性线端子通过第二开关单元与用户设备的第二中性线端子电连接,且第一中性线端子通过第一开关单元接地;并离网切换模块,用于根据并离网切换装置的工作模式,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工作状态,以控制电网设备或新能源装置为用户设备供电。该并离网切换装置转换的交流电能够可靠的为用户提供所需电压,转换的灵活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化能源的短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开发环保以及可再生的新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能源应用方面,由于新能源发电不仅具有安全、节能、无污染等特性,而且在市电无法到达的偏远区域或者市电短缺的区域,可以通过新能源发电为用户提供供电,以弥补国家电网的供电短缺,因此,新能源发电得到了蓬勃发展。
以新能源发电中的太阳能发电为例,为了弥补国家电网的供电短缺,在传统技术中,太阳能装置可以通过并离网切换装置将自身转换的电能转换成适于国家电网输送的交流电,并且将所转换的交流电并入国家电网中。当并离网切换装置工作在并网模式(其中,并网模式指的是太阳能装置转换的电能并入国家电网)时,太阳能装置可以同时向用户设备和电网设备提供电能。当并离网切换装置工作在离网模式(其中,离网模式指的是太阳能装置转换的电能未并入国家电网)时,太阳能装置仅向用户设备提供电能。
但是,当国家电网出现故障时,即并离网切换装置工作在离网模式下,并离网切换装置转换的交流电无法可靠的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电压,其转换的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并离网切换装置转换的交流电无法可靠的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电压,其转换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
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包括:三相逆变器、具有第一中性线端子的三相隔离变压器、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以及并离网切换模块;
所述三相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新能源装置电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相隔离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三相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分别与电网设备和用户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一中性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与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中性线端子电连接,且所述第一中性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接地;
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并离网切换装置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所述电网设备或者所述新能源装置为所述用户设备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并离网切换装置,包括三相逆变器、具有第一中性线端子的三相隔离变压器、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以及并离网切换模块。由于三相隔离变压器具有第一中性线端子,且第一中性线端子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单元接地,第一中性线端子通过第二开关单元与用户设备的第二中性线端子连接,这样,便在并离网切换装置与用户设备间添加了中性线;同时,可以通过并离网切换模块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闭合,从而使得并离网切换装置工作在离网模式时,并离网切换装置可以向用户设备提供可靠的三相四线,使得新能源装置可以向用户设备提供可靠的220v电压和380v电压,即本申请提供的并离网切换装置的电能转换灵活性较高。另外,在并离切换装置工作在并网模式时,并离网切换模块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断开,从而可以避免电网设备的三相不平衡引起的零序电流流入三相隔离变压器以及三相隔离变压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中性线中,造成对三相隔离变压器的损耗,进而提高了并离网切换装置的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包括控制单元,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集成在所述并离网切换模块中,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