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3303.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2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泉;陆秋豪;冯娇;许晟;何峰;欧阳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73 | 分类号: | C08G18/73;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10;C09J175/08;C09D175/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反应;(2)将二羟甲基丙酸和有机锡类催化剂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第一溶液,将第一溶液和步骤(1)得到的体系反应;(3)将1,6‑己二醇溶解于丙酮中得到第二溶液,将第二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体系反应;(4)将步骤(3)得到的体系降温至35‑45℃,添加三乙胺反应;(5)将步骤(4)得到的体系加入水中搅拌;(6)除去步骤(5)得到的体系中的丙酮;还公开了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及其在制备粘合剂、固定化材料或涂层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粒径小,5‑15nm,成膜后膜透明无气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聚氨酯,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由于其以水为溶剂,有着环保、安全、可调节范围广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织物整理、粘合剂、塑料薄膜、包装涂层等领域。现有的水性聚氨酯粒径往往高于100nm,粒径越大,溶液越浑浊,使得水性聚氨酯保质期短,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并且粒径过大,不适用于包装涂层和织物整理等领域。而在喷墨打印和真空吸塑胶领域,粒径较小的水性聚氨酯则更能显示其优势。
现有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往往将亲水基团、多元醇、异氰酸酯一起反应形成预聚体,再进一步扩链,中和,剪切分散形成水性聚氨酯溶液。但是这种合成工艺由于亲水基团的羟基活性一般高于多元醇的活性,先和异氰酸酯反应,使得亲水基团在高分子链上的分布不均匀,最终产物粒径较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水性聚氨酯制备时粒径过大的问题,本发明第一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小粒径的水性聚氨酯,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水性聚氨酯在制备粘合剂、固定化材料或涂层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发生预聚反应生成预聚体;
(2)将二羟甲基丙酸和有机锡类催化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溶液,第一溶液和步骤(1)得到的预聚体发生扩链反应生成NCO封端的中间体;
(3)将1,6-己二醇溶解于丙酮中得到第二溶液,第二溶液和步骤(2)得到的NCO封端的中间体发生扩链反应;
(4)步骤(3)得到的体系和三乙胺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亲水性聚氨酯;
(5)步骤(4)得到的亲水性聚氨酯加入水中进行分散生成水性聚氨酯;
(6)除去步骤(5)得到的体系中的丙酮,即得水性聚氨酯。
步骤(1)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醚二元醇,所述二异氰酸酯为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聚醚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9-1:3;所述反应条件为:75-80℃反应1.5-2h。
优选地,聚醚多元醇在真空烘箱中以120℃干燥除水2h。
优选地,聚醚二元醇包括但不限于聚醚二元醇N210、聚醚二元醇N205。
步骤(2)中,步骤(2)中所述第一溶液中的二羟甲基丙酸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3-1:5,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在第一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1%,所述二羟甲基丙酸和步骤(1)中所述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0.068:1-0.082:1,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异辛酸亚锡,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反应条件为:75-80℃反应0.5-1h。
优选地,将二羟甲基丙酸(DMPA)在真空烘箱中以120℃干燥除水2h;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放入活化后的分子筛除水一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