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基坑回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2823.0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时小兵;任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12 | 分类号: | E02D17/12;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基坑 湿陷性黄土地区 防水卷材 基坑回填 土方回填 回填 外壁 施工 防水保护层 湿陷性黄土 锯齿结构 沉降量 灰土层 沥青层 路基层 密实度 台阶状 土层 新土 紧贴 填充 土质 开挖 两边 铺设 便利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基坑回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管廊基坑技术领域。该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基坑回填结构,包括管廊基坑以及位于管廊基坑底部的管廊,所述管廊的外壁上铺设一层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紧贴管廊的外壁;所述防水卷材覆盖防水保护层;所述管廊基坑两边的放坡坡面呈台阶状,所述管廊基坑自下而上填充灰土层、水稳层和沥青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及道路路基层回填施工方法,不仅解决湿陷性黄土土质给土方回填带来影响,同时利用管廊基坑大开挖带来的便利,采用锯齿结构回填方法,提高了管廊土方回填质量;管廊两侧的土方回填密实度达到0.90以上,并且回填的新土和旧土层紧密结合,后期道路沉降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廊基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基坑回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综合管廊一般伴随着新建道路一同建设,以“下方管廊、上方道路”的模式进行城市规划。在此情况下,综合管廊两侧的土方回填密实度需要达到0.90以上,且新老土层必须紧密结合,否则后期道路极易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大面积返工。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基坑回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满足回填的高标准、高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基坑回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法能简单有效的进行对完工的管廊进行保质保量的土方回填,同时又可满足管廊上端道路路基强度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基坑回填结构,包括管廊基坑以及位于管廊基坑底部的管廊,所述管廊的外壁上铺设一层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紧贴管廊的外壁;所述防水卷材覆盖防水保护层;所述管廊基坑两边的放坡坡面呈台阶状,所述管廊基坑自下而上填充灰土层、水稳层和沥青层。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为CCB防水卷材。
优选地,所述防水保护层为聚苯烯挤塑板覆盖防水卷材形成。
优选地,所述灰土层用于填充的灰土由熟石灰与原土以2:8的比例搅拌混合形成;所述原土为管廊基坑挖掘出的土方。
优选地,所述灰土层用于填充的灰土由熟石灰与原土以3:7的比例搅拌混合形成;所述原土为管廊基坑挖掘出的土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廊基坑回填结构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管廊施工完成后,在管廊的外壁铺设一层防水卷材,保证防水卷材紧贴管廊的外壁,然后在防水卷材上覆盖并固定聚苯烯挤塑板形成防水保护层;
步骤二:根据管廊基坑两边的边坡的坡度和竖向高度,采用机械将管廊基坑两边的边坡挖掘出台阶;
步骤三:将熟石灰与原土以合适的比例在搅拌机中混合形成灰土,再将灰土层分为多个填充层,自下而上完成各填充层的灰土填充,然后进行灰土层的压实度检测。
步骤四:灰土层的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在灰土层上铺设道路的水稳层,水稳层铺设完成后,在水稳层施工沥青层。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灰土层的单个填充层填充时,利用机械将混合好的灰土均匀铺设,然后对填充层铺设的灰土进行夯实;所述单个填充层的厚度为150mm。
优选地,所述灰土层用于填充的灰土由熟石灰与原土以2:8的比例搅拌混合形成;所述原土为管廊基坑挖掘出的土方。
优选地,所述灰土层用于填充的灰土由熟石灰与原土以3:7的比例搅拌混合形成;所述原土为管廊基坑挖掘出的土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2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深基坑外支护结构
- 下一篇:超深窄基坑回填施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