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材料加工用多用途管材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1615.9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3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伦冠德;王倩倩;张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缸 底座 安装框架 变频电机 管材加工 机械材料 固定板 横板 吸尘器本体 安全稳定 传动辊轮 顶部安装 废料清理 内部固定 切割刀盘 外壳固定 输出轴 辊轮 省时 省力 焊接 加工 回收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材料加工用多用途管材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外壳,且外壳的顶部后端安装有吸尘器本体,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缸本体,所述第一电缸本体的输出轴贯穿外壳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且安装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盘,所述底座的顶部后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辊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前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缸本体,且第二电缸本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辊轮。该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调节,省时省力,功能多样,便于废料清理回收,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材料加工用多用途管材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的使用范围很广,管材在生产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切割或者折弯操作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的管材切割和折弯大多需要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切割的精确度不能保证,而且切割与折弯操作分开进行,一方面降低了加工效率,另一方面需要用到的设备增多,提高了加工成本,在对钢材加工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很多的废屑,清理起来非常麻烦,不利于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材料加工用多用途管材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切割的精确度不能保证,操作费时费力,降低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材料加工用多用途管材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镶嵌有传送带本体,所述底座的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与传送带本体传动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传送带本体的前后端均焊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内侧通过弹簧减震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外壳,且外壳的顶部后端安装有吸尘器本体,所述外壳的内部后端安装有与吸尘器本体通过管道连通的吸尘罩,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镶嵌有测距传感器,且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缸本体,所述第一电缸本体的输出轴贯穿外壳且该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且安装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切割刀盘,且底座的顶部位于切割刀盘的正下端设有切割槽,所述底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废料回收槽,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后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辊轮,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传动辊轮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底座的顶部前端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缸本体,且第二电缸本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辊轮。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本体的表面粘贴有带防护凸起的橡胶垫,且挡板的表面镶嵌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废料回收槽连接处的两侧均焊接有L型滑轨,且废料回收槽的两侧顶端一体式设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端设有圆弧型凹槽,且压板的表面粘贴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传动辊轮至少设有两组,且传动辊轮与限位辊轮呈三角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拐角处对称安装有四组粘贴减震橡胶垫的支腿。
优选的,所述传动辊轮与限位辊轮的表面均设有限位开口,且传动辊轮与限位辊轮的表面均设有带防滑螺纹的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正面镶嵌有可编程的FPGA控制器,且FPGA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步进电机、吸尘器本体、测距传感器、第一电缸本体、变频电机、伺服电机和第二电缸本体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械材料加工用多用途管材加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步进电机带动的传送带本体与限位板内侧的挡板配合,可以提高管材传送的稳定性和传送轨迹的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学院,未经潍坊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1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