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阻焊接的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511172.3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T·菲德雷尔;C·丁佩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塞拉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F16K1/14;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盈 |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阻 焊接 电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阻焊接栓的电极,所述电极具有上部件(7)和下部件(8),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能够彼此连接地构成并且在已连接状态下一起提供空腔(12),其中所述上部件具有用于引入栓的开口(11),并且所述下部件具有用于处于压力下的气体的气体接口。在空腔(12)中设置有阀体(23),通过所述阀体能够封闭所述开口(11)。因此,防止所施加的压缩空气流出。只有当阀体(23)释放所述开口(11)时,压缩空气才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阻焊接栓的电极,所述电极具有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能够彼此连接地构成并且在已连接状态下一起提供空腔,其中上部件具有用于引入栓的开口,并且下部件具有用于处于压力下的气体的气体接口。
背景技术
用于将栓电阻焊接在金属片上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是充分已知的。在此使用一种电极,所述电极提供空腔和以用于栓的开口形式的入口。在此,典型的栓具有头部和杆。所述头部用于支承在金属片上。所述头部与金属片焊接在一起。所述杆能够光滑地构成或者具有外螺纹或内螺纹。
为了焊接栓与金属片,例如使用电阻焊接。在此,金属片置于电极的上部件上。栓借助其杆穿过金属片的孔插入并且部分地容纳在电极中。随后,上部电极将栓进一步压入电极中,更确切地说,压入直至栓的头部支承在金属片上。在此,在上部电极、栓、金属片和电极之间建立电连接。由于在栓头部和金属片之间的电压降而强烈发热,这引起栓与金属片的焊接。
电阻焊接尤其在汽车行业中,但是也在其它行业分支中基本上得到证实。但是电阻焊接可能引起,在焊接过程中熔化的材料的残留物会导致电极的污染。因此需要经常清洁电极。如果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即没有经常清洁电极),那么电极的性能会逐渐下降,这导致在焊接连接方面显著的质量下降。
为了克服该缺点,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是,提供具有压缩空气接口的电极。通过压缩空气接口,在焊接过程期间将压缩空气导入电极中并且输送给焊接部位。在此,熔化的材料被空气流连同带走并且从电极和焊接部位被移除。
在实践中,与压缩空气加载相关地已知两种方法。在第一方法中,即使没有焊接,也持续地导入压缩空气。这具有下述缺点:一方面浪费压缩空气,这使得该方法不那么经济。另一方面可能引起,由于压缩空气的持久的溢出,栓在焊接过程之前就从电极中被吹出。于是,不能正确且无错地定位栓。
在另一方法中,压缩空气加载通过控制电子设备来控制。控制电子设备用于在将上部电极向下压以开始焊接过程和导入压缩空气之间进行同步。
然而,所述控制电子设备是复杂且昂贵的,并且维护耗费是高的。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前述缺点,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和一种方法,在其中熔化的材料能够以较简单和较有效的方式从焊接区域中移除。
为了实现该目的,开头提及的电极的特征在于,在空腔中设置有阀体,通过所述阀体能够在流动技术方面封闭所述开口。此外,在所述空腔中设置有绝缘套筒,并且所述绝缘套筒用于引导阀体。
所述阀体在所施加的气体压力下位于闭合的阀位置中。在此,导入电极的空腔中的气体不能够通过电极的上部件中的开口溢出。阀体仅通过螺栓的作用才运动到打开的阀位置中。在取出栓的情况下,阀体通过所施加的气体压力再次自动地向回运动到其闭合的阀位置中。因此,仅在实际的焊接过程期间才将气体输送给焊接部位以移除熔化的材料。否则,气体供应通过阀体中断。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阀体在流动技术方面封闭开口。流动技术在上下文中表示:能够通过阀体直接或间接封闭开口。在直接封闭的情况下,阀体直接覆盖开口。在间接封闭开口的情况下,阀体间接地封闭开口。这表示:气体穿过开口的流动路径由阀体中断,而阀体不必直接闭合开口。
通过本发明,能够相对于现有技术显著减少气体消耗。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极不依赖于耗费的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更确切地说能够完全省去控制电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塞拉姆有限公司,未经杜塞拉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1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