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嵌入式太阳能发电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11140.3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5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倩 |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10/20;H02S40/00;F24S30/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板 滑轨 滑块 墙体 太阳能发电结构 蓄电池 凹槽内部 节能环保 嵌入式 凹槽底面 方向垂直 滑轨滑动 物理保护 外侧壁 长轴 顶面 受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嵌入式太阳能发电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外侧壁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顶面设置滑轨,所述滑轨的长轴方向垂直于凹槽底面,滑轨内设置滑块,所述滑块能够沿着所述滑轨滑动,滑块上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凹槽内部,还包括嵌设在墙体内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嵌入式太阳能发电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没有保护容易受损的问题,实现提高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物理保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嵌入式太阳能发电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运用,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发电结构都是在房屋或设备顶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以此接收太阳照射进行能量转换。然而现有的铺设方式会导致太阳能电池板极易受损,特别是在极端天气如冰雹等的冲击下会导致大面积受损,为用户带来极高的更换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嵌入式太阳能发电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没有保护容易受损的问题,实现提高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物理保护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环保的嵌入式太阳能发电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外侧壁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顶面设置滑轨,所述滑轨的长轴方向垂直于凹槽底面,滑轨内设置滑块,所述滑块能够沿着所述滑轨滑动,滑块上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凹槽内部,还包括嵌设在墙体内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相连。
针对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没有保护容易受损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节能环保的嵌入式太阳能发电结构,本结构的墙体包括建筑物的墙体或其它需要太阳能发电的结构的外部墙体。在墙体外侧壁设置凹槽,凹槽内部顶面设置滑轨,滑轨的长轴方向垂直于凹槽底面,其中凹槽的底面是指凹槽远离开口端的一侧表面,即凹槽最内部的一侧表面,因此在滑轨上移动的滑块的移动方向即是沿着深入凹槽内部或朝向凹槽外部的方向进行,同时能够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移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平时,将太阳能电池板移动至滑轨距离凹槽最外测的一端,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与墙体外侧壁相齐平,此时照射到墙体外侧壁的太阳光即能够被太阳能电池板接收,从而进行太阳能的转化,并传输至蓄电池进行储存。当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时,能够直接将太阳能电池板推至凹槽内部,通过凹槽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没有保护容易受损的问题,实现提高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物理保护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部下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从凹槽内部方向至凹槽外部方向、逐渐向下倾斜。避免有雨水或杂物等进入凹槽时,能够沿着所述斜面向外流动,从而使得凹槽内部能够保持相对干燥无积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的嵌入式太阳能发电结构,当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时,能够直接将太阳能电池板推至凹槽内部,通过凹槽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保护,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没有保护容易受损的问题,实现提高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物理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墙体,2-凹槽,21-斜面,3-滑轨,4-滑块,5-太阳能电池板,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倩,未经李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1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