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铱配合物在制备线粒体靶向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0444.8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肖秋妙;王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55 | 分类号: | A61K31/555;A61P35/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2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铱配合物 线粒体 靶向抗肿瘤药物 肿瘤细胞 配体 制备 诱导肿瘤细胞 抗肿瘤药物 人肿瘤细胞 苯基吡啶 邻菲罗啉 耐药株 靶点 苯酚 凋亡 顺铂 咪唑 应用 蓄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铱配合物在制备线粒体靶向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铱配合物结构式为:[Ir(ppy)2(HPIP)]Cl,其中ppy代表的配体为2‑苯基吡啶,HPIP代表的配体为3‑(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2‑yl)苯酚。本发明所述铱配合物对人肿瘤细胞HeLa、HepG2、A‑549、及顺铂耐药株CP/R‑A549均有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蓄积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可作为新的以肿瘤细胞线粒体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铱配合物在制备线粒体靶向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全世界每年约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占总死亡人数的13%,每年全球被确诊癌症患者达1270万,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死于癌症,且呈每年逐步上升趋势。肿瘤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三个方面。化学治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传统的化疗药物由于具有卓越的细胞毒性,使化疗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其对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差异识别能力不强,造成在临床应用中对肿瘤患者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这是导致中断治疗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研发靶向性强、毒副作用低的抗肿瘤药物显得愈发迫切。金属铱配合物和其他金属抗癌药物相比,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和更小的毒副作用,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线粒体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线粒体能量代谢、膜电位及通透性、线粒体内ROS水平等几方面,肿瘤细胞由于发生较为广泛的变异而更容易受线粒体损伤的影响,许多研究巧妙利用这些特点使线粒体靶向药物成为近年抗肿瘤药物的新的设计方向(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10,9:447-464.)。正常细胞一般利用氧化磷酸化方式生成ATP,而肿瘤细胞由于快速增殖而倾向于发生糖酵解来提供更多的能量。与正常细胞相比,某些癌细胞中的线粒体膜电位异常升高,氯尼达明(Lonidamine),奥利默森(Oblimersen),白藜芦醇(Resveratrol)等药物可以通过直接使线粒体的膜电位消散,或者通过调节bcl-2及Bax等与线粒体膜通透性密切相关的凋亡蛋白家族,最终导致线粒体基质的渗透性膨胀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另外肿瘤细胞特别是肿瘤干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明显偏低,甲萘醌(menadione),钆莫特沙芬(motexafingadolinium),拉帕醌(lapachone),等药物皆是通过在线粒体中产生过量的ROS或者抑制SOD的活性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Trends in Cell Biology,2008,18(4):165-173.)。
综上所述,直接作用在线粒体的抗肿瘤药物有避开传统化学治疗抵抗机制的潜力,可以用于耐药肿瘤的治疗;而利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线粒体的差异也使得线粒体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明显降低,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铱配合物的制备及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铱配合物在制备线粒体靶向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铱配合物的阳离子结构式为阴离子为C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0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