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不同Token交换转账交易验证的区块链网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10175.5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6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彬;郭光武;许敏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10 | 分类号: | G06Q20/10;G06Q20/38;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嵌套 交易 区块 转账交易 验证 链节点 网络 读取 交换 交易操作界面 合法 操作界面 交易结构 交易类型 交易效率 通信工具 字符串 私钥 复制 发送 智能 中介 广播 创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不同Token交换转账交易验证的区块链网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自己的区块链节点操作界面创建交换嵌套交易,并使用自己的私钥完成对嵌套交易的签名,A复制签名后的字符串,通过通信工具发送给B;B黏贴到自己的区块链节点多签名交易操作界面,若正确B再次对交易进行签名,同时将该交易发送至区块链网络;网络中other节点接到B发出的嵌套交易,首先读取交易类型,嵌套交易首先验证嵌套交易结构是否正确,嵌套交易两个签名是否合法,输入交易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加入交易池,进行hash计算,并将交易广播到下一个节点。本发明不需要智能合约作为中介,方便快捷,提升交易效率,安全可靠,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不同Token交换转账交易验证的区块链网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区块链技术越来越流行,Token是区块链网络衍生品,对于多Token的区块链网络(一个区块链网络上有衍生出多种Token)。在现有的区块链网络上可以方便安全地完成Token的单向转账交易。如何方便、安全地进行不同Token间的交换一直是业界研究的热点。当前,行业内有两种方法实现同链Token的交换:
一、交易所中介模式,两种Token需要离开区块链网络
交易所作为交易中介,A将其在Y区块链上的m个Token A提取到A的交易所账号,B将其在Y区块链上的n个Token B提取到B的交易所账号,在交易所账号里可以进行场内提供的针对TokenA、TokenB的直接竞价交易(A在竞价系统里卖出TokenA,买入TokenB,B在竞价系统里卖出TokenB,买入TokenA,用四次交易等价于A和B的相互交易),或利用OTC交易功能,相互分别发起TokenA和TokenB的OTC交易(实际上用两次交易等价于直接的交换)。
存在问题:1)中心化交易存在跑路风险,若发生用户将损失掉Token;2)向交易所提取Token,从交易所提出Token都需要额外费用;3)竞价交易或otc交易同样可能会被收取额外费用。
二、智能合约中介模式
区块链节点运行的智能合约账户&程序作为交易中介,智能合约提供TokenA、TokenB相互兑换功能(若没有合约提供直接兑换功能,则只能通过中间Token实现间接兑换),A调用合约将TokenA兑换成TokenB,B调用合约将TokenB兑换成TokenA,两次交易等价实现交换(若是间接兑换,则将需要2×(N+1)次交易,N为中间Token数量)。
存在问题:1)多次交易;2)依赖于第三方发布的智能合约;3)智能合约执行需要额外费用;4)智能合约存在安全漏洞,同样可能损失掉Token。
以上两种交换方式,都存在如下问题:1)多次交易,时间成本高;2)比普通的区块链转账交易要支付更多费用;3)对第三方特定交换步骤严重依赖,安全风险高,Token可能损失掉。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在传统区块链技术方案(典型的传统区块链技术方案可参考《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作者中本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不同Token交换转账交易验证的区块链网络方法,该交易不需要智能合约作为中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不同Token交换转账交易验证的区块链网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持不同Token交换转账交易验证的区块链网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A和B利用第三方通信工具,商讨TokenA和TokenB的兑换比率和兑换数量,确定后B将自己的区块链地址发送给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益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0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