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苗族银饰抛光加工台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0084.1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龙;周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金龙 |
主分类号: | B24B41/02 | 分类号: | B24B41/02;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7102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固定机构 抛光加工 抛光 收集槽 横板 抛光机构 驱动机构 夹具 啮合 回收机构 台本发明 转动连接 左右两侧 齿牙板 右侧面 支撑板 左侧槽 碎屑 回收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族银饰抛光加工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正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板,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抛光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对应抛光机构处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左侧槽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具,所述收集槽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机构的下方设有回收机构,所述横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机构啮合的齿牙板。该苗族银饰抛光加工台,不仅可以对银饰进行多角度的抛光,抛光的面更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对抛光时产生的碎屑进行回收,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饰抛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苗族银饰抛光加工台。
背景技术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 “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在苗族银饰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使银饰表面更加明亮光滑,都会对银饰进行抛光,但是现在市面上的抛光装置在抛光的过程中,对银饰的抛光角度都很难调节,在对银饰不同角度抛光的时候,需要多次固定,大大降低了银饰抛光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苗族银饰抛光加工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苗族银饰抛光加工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正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横板,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抛光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对应抛光机构处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左侧槽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具,所述收集槽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机构的下方设有回收机构,所述横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机构啮合的齿牙板。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工作台的顶部滑动连接的主动齿牙条,所述主动齿牙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齿牙板啮合的从动齿牙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主动齿牙条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齿牙条啮合的齿轮。
优选地,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与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抛光电机,抛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抛光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收集槽的左侧槽壁固定连接的横杆,横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顶端的右侧铰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的顶部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夹具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的后端与齿轮的正面轴心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开设在收集槽槽底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卡接有回收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金龙,未经余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0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