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09378.2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姚继明;韦磊;卜宪德;张浩;郭经红;陶静;吕立冬;喻强;刘川;张刚;王玮;郭云飞;吴鹏;朱道华;孙云晓;郭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频谱数据 射频模块 无线专网 主控模块 采集参数 频谱 电磁干扰 调整结果 分析模块 监测参数 监测装置 监控指令 电磁干扰信号 监控参数调整 通信传输通道 传输可靠性 干扰分析 接收监控 结果调整 预设目标 终端发送 精细化 运维 采集 检测 分析 | ||
1.一种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射频模块及分析模块,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接收监控终端发送的监控指令,并根据所述监控指令设置所述射频模块的频谱采集参数;
所述射频模块根据所述频谱采集参数采集预设目标频率的频谱数据;
所述分析模块将历史频谱数据与所述频谱数据进行比较,当所述频谱数据与所述历史频谱数据的偏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分析模块判定所述频谱数据为异常频谱数据,并根据所述异常频谱数据生成监测参数调整结果,并将生成的异常频谱数据结果及监测参数调整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监控参数调整结果调整所述射频模块的频谱采集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指令设置的频谱采集参数包括:预设目标频率的中心频率、带宽、步长、采样点数及采样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包括:比较子模块和频谱采集参数调整子模块,其中,
所述比较子模块将历史频谱数据与所述频谱数据进行比较,当所述频谱数据与所述历史频谱数据的偏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判定所述频谱数据为异常频谱数据,否则,判定所述频谱数据为正常频谱数据;
频谱采集参数调整子模块根据所述异常频谱数据的频谱范围调整所述监控指令设置的频谱采集参数中的至少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频谱监控装置的定位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历史频谱数据、所述频谱数据及所述定位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的监控指令,所述主控模块控制存储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频谱数据至所述监控终端,所述定位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发送定位数据至所述监控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有线通信子模块和无线通信子模块,其中,
当所述有线通信子模块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通过所述有线通信子模块传输所述监控指令、异常频谱数据、正常频谱数据及定位数据;
当所述有线通信子模块不能使用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子模块传输所述监控指令、异常频谱数据、正常频谱数据及定位数据,其中,采用预设周期传输所述正常频谱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子模块包括:电力公网无线通信单元、电力专网无线通信单元、WIFI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分别与所述射频模块以及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射频模块通过天线模块获取所述预设目标频率的频谱数据,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所述天线模块发送所述频谱数据及定位数据至监控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模块,所述压缩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射频模块采集的频谱数据,将所述频谱数据进行压缩后发送给所述存储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无线专网电磁干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主控模块、射频模块、分析模块、定位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天线模块及压缩模块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93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