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利用甘薯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9047.9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1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刚;叶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9/10 | 分类号: | A23L19/10;A23L19/00;A23L33/00;A23K10/37;A61K36/39;A61K9/16;A61P35/00;A61K31/352 |
代理公司: | 50123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大豆异黄酮 抗肿瘤作用 复合颗粒 功能提取 淀粉 制备 加工 传统加工 甘薯食品 甘薯原料 抗癌作用 溶剂提取 优质原料 有机溶剂 含量比 赖氨酸 干粉 母液 保健品 蛋白质 废水 饲料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及保健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利用甘薯的加工方法,本加工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或其水溶液对甘薯干粉进行提取,避免了传统加工方法中产生大量淀粉母液,进而产生废水的问题;利用A溶剂提取的甘薯功能提取物制备的甘薯复合颗粒具有抗肿瘤作用,该甘薯功能提取物与大豆异黄酮共同制备的甘薯复合颗粒的抗癌作用远优于大豆异黄酮的抗肿瘤作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甘薯残渣的蛋白质、赖氨酸和淀粉相对含量比原甘薯原料高,是作为甘薯食品和饲料的优质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及保健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利用甘薯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特点,其薯块和藤叶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食用纤维等营养物质,不仅是我国的重要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而且也是仅次于玉米的重要饲料作物。据FAO统计,我国自1990年以来,甘薯年均种植总面积为6.0×106hm2,年均总产量为113.6×106t,分别占全球的65%和86%,均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甘薯总产量的50%用于饲料,15%用于直接鲜食,10%用于加工,6%-8%用于留种,其余接近20%在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掉了。甘薯加工主要就是提取甘薯淀粉,生产1吨甘薯淀粉,要排放10-20吨淀粉母液,而甘薯“淀粉母液”COD高达1万以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专利CN105054079A公开了一种甘薯加工利用的方法,具体是包括原料加工、淀粉精制、分离膳食纤维和分离功能提取物,其中,淀粉精制阶段将产生大量“淀粉母液”,后续处理过程产生大量废水,大大增加了处理废水的成本。
甘薯淀粉母液的再利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原料直接用于微生物培养,如蜡样芽孢杆菌、木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甘薯蛋白提取、多酚氧化酶、β-淀粉酶和储藏蛋白提取。ZL2012100523560公开利用甘薯淀粉母液提取工艺提取富含甘薯蛋白的提取物,专利ZL2013101948990公开利用甘薯淀粉母液提取工艺提取富含多酚氧化酶、β-淀粉酶和储藏蛋白的提取物等。但无论哪一种再利用方式,都不能完全解决淀粉母液携带的大量废水,而这些废水同样将大量增加企业的环保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利用甘薯的加工方法,其在加工过程中能够提取具有抗癌作用的保健品原料,同时实现对甘薯全部利用,且无废水产生。
一种综合利用甘薯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洗净的新鲜甘薯切片、干燥、粉碎过筛的甘薯干粉;
(2)利用A溶剂提取甘薯干粉中的功能成分得甘薯提取液和甘薯残渣;
(3)回收甘薯提取液中的A溶剂得甘薯功能提取物;
(4)将甘薯功能提取物用作原料制备甘薯复合颗粒,甘薯残渣用作原料制备甘薯食品或饲料。
所述A溶剂是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水溶液,所述有机溶剂是甲醇、乙醇、丙醇、丙酮或乙酸乙酯。
上述加工方法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淀粉母液,有机溶剂或其水溶液提取时,有机溶剂和水均会被回收且可重复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甘薯加工的成本;上述甘薯残渣的蛋白质、赖氨酸和淀粉相对含量比原甘薯原料高,是作为甘薯食品和饲料的优质原料。
优选的,步骤(1)中,干燥是指烘干、晒干或冻干。
优选的,步骤(1)中,粉碎过筛是粉碎过10目及以上的筛。
优选的,步骤(2)中,A溶剂与甘薯干粉的体积比为1~10︰1;优选的,步骤(2)中,A溶剂与甘薯干粉的体积比为2~4︰1。
优选的,步骤(4)中,甘薯功能提取物的质量占甘薯复合颗粒的质量的1~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90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槟榔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菊芋块茎原生态开发利用的方法